查对制度

2022-08-15 15:11: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查对制度》,欢迎阅读!
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



一、处理医嘱、转抄服药卡、注射卡、护理单等时,必须认真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执行医嘱时应注明时间并签字。医嘱要班班查对,每天总查对。每周大查对一次,护士长参加并签名,每次查对后进行登记,参与查对者签名。

二、执行医嘱及各项处置时要做到“三查、七对” 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治疗前查,执行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用法、浓度。 三、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口头医嘱。抢救时医师可下达口头医嘱,护士执行时必须复诵一遍,确定无误后执行,并暂保留用过的空安瓿。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及时补开医嘱。

四、输血:取血时应和血库发血者共同查对。 三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八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瓶)号、血型、交叉配合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及剂量。

在确定无误后方可取回。输血前由二人按上述项目复查一遍。血完毕应保留血袋1224小时,以备必要时查对。将血袋上的条形码粘贴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入病历保存。

五、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瓶标签上的药名、失效期、批号和药品质量,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摆药后须经两人查对后再执行。


六、抽取各种血标本在注入容器前,应再次查对标签上的各项内容,确保无误。

七、手术查对制度 1、六查十二对:

六查:1)到病房接患者时查(2)患者入手术间时查(3)麻醉前查(4)消毒皮肤前查(5)开刀时查(6)关闭体腔前查。

十二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带物品药品、药物过敏史及有无特殊感染、手术所用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及数量是否符合。

2、手术取下标本,巡回护士与手术者核对无误后方可与病理检验单一并送检。

3、手术标本送检过程中各环节严格交接查对,并双方签字。 八、供应室查对制度

1、回收器械物品时:查对名称、数量,初步处理情况,器物完好程度。

2、清洗消毒时:查对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及配置浓度;浸泡消毒时间、酶洗前残余消毒液是否冲洗干净。

3、包装时:查对器械敷料的名称、数量、质量、湿度。 4、灭菌前:查对器械敷料包装是否符合要求,装放方法是否正确;灭菌器各种仪表、程序控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灭菌后:查试验包化学指示卡是否变色、有无湿包。植入器械是否每次灭菌时进行生物学检测。


6、发放各类灭菌物品时:查对名称、数量、外观质量、灭菌标示等。

7、随时查供应室备用的各种诊疗包是否在有效期内及保护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8、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要查对批检验报告单,并进行抽样检查。

9、及时对护理缺陷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改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10746eed3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