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蒙城方言

2023-01-08 06:01: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安徽蒙城方言》,欢迎阅读!
蒙城,安徽,方言

蒙城方言属北方话大方言的淮北话土语群。县境内语音略有差别,县东南境接近凤台方言,县西北境则受阜阳方言影响较大。 早在4000年前,夏氏族西迁夏水(今北淝河),本县纪委古老民族的活动地区;夏分天下为九州,本县属豫州,为中原地区的东南部。西晋武帝时侨置蒙县,中原豪族大量的迁徙,带来以河南中北部为腹心地区的中州话。1956年以来,在全县各学校推广普通话,加上历年来,大专毕业生分配本县,干部交流及上海、蚌埠等地知青下放蒙城,本县方言逐渐接近普通话。 声母、韵母 蒙城话属于北方话范畴。有39个韵母、21个声母,与普通话基本相同,但稍有差异。如“药”,普通话读 yaò(要),蒙城话读 yǔe(约)。全境略有差别,县西境常将普通话声母 sh 改换成 f ,如“书”、“水”普通话读 shū、shuǐ ,县西境读 fū 、fěi。县东南境把普通话的声母 f 读作 h ,如“风”,普通话读 fēng ,县东南境读为 hǒng 。1956推广普通话,蒙城话逐步接近普通话。普通话里声母 zcs 与韵母 i 连用,叫做整体认读。如 zī(姿)、cī(刺)、sī(私)。蒙城话常把 zcs 与韵母 i 拼写。如 zì(集)、cì(齐)、sì(夕)。

声调 蒙城方言的调类与普通话相同,均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只是顺序不同。普通话的顺序为高平调、中升调、降升调、全降调,而方言的顺序则是降升调、高平调、中升调、全降调。

方言的调值与普通话悬殊较大。普通话的调值分别是:高平调 55、中升调 35 、降升调 214、全降调 51.而方言的调值分别是:高平调 44、中升调 24、降升调 212、全降调 53.

发起声来,普通轻柔高扬,方言则硬重低沉。





蒙城方言与普通话部分汉字读音比较2

词汇

情态用语

可——否定(重声)、肯定(轻声)

擦——戏弄、找茬 乖——小孩听话 旋磨——故意闹人 嗲啦——撒娇(嗲发diě音)

磨牙——小孩打闹

唧喂——叫喊(多形容小孩哭闹)

烧包——过分卖弄 迷瞪——睡一会 呓怔——梦呓

妖野——粗暴、刻毒 左着——抓着 咂摸——品味 腻歪——不耐烦

蒲种——少心眼

不得劲——生病、不舒服 拔豁子——捅了篓子 闲磕牙——闲聊

舍皮赖脸——不知羞耻的乞

接话把子——插话 时令用语

一门——刚才

早晚?——什么时候 麻似亮——天刚明 麻似眼——天将黑

昨个、今个、明个、后个——昨天、今天、明天、后天 称谓用语

老实头——形容人循规蹈矩 下三滥——无赖

老人精——小孩子像大人一样说话、做事

七叶子、半吊子——差心眼 不上线——不论理、胡扯 砸眼子——死板

搅毛手——蛮不讲理

窝囊废——甘受人欺、不敢抗争

有身子——怀孕

家里人——妇女、妻子 寡汉条子——未婚的成年男

外头人——成年男子、丈夫 当家的——丈夫 礼盒子——女孩子

泼皮小子、半拉蹶子——男

二黄老头(老妈)四、五十岁的男(女)

贱货——人品低下

另外还有一些常见方言如:


颗垃头子、抓吧头子——成块的泥土

洋车子——自行车 得闲——有空 分锞——硬币 是味儿——有趣

学你的文来——用你的话说 任啥——任何东西 啥家什——什么东西 刺——有两手 管——行 徐——罗嗦 肉——慢吞吞

弄啥个——有什么事?(弄ng

嗟嘹吼(狗)子——蝉蛹 谚语 气象谚语

瓦瓦云,晒死人 东北风,雨祖宗

羊不上圈,老天要变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不怕东风不下,就怕刮的不

西北云彩起金边,冷子要见

南北道子云,云根在北主雨,在南主阴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挂凌溜,七九八九杨华看柳,九尽花不开,果子压塌街,九九如一九,耕牛遍地走 农时谚语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大麦三月黄,不到小满不能

卖到小满渐渐黄,就怕热风帮倒忙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立夏种棉花,不要问人家 大暑前小暑后,两暑中间种绿豆

立秋冷一冷,一颗豆子收一

农艺农技谚语

穗大籽粒饱,好种出好苗 壮苗年年收,弱苗一半丢 冬耕深一寸,抵上一遍粪 五月六月锄破土,强似冬天犁一犁。

锄头底下有三宝,有水有肥去杂草。

干锄棉花湿锄麻,不干不湿锄芝麻。

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两成丢。 积肥谚语

小猪要游,大猪要囚。

人瘦面皮黄,地瘦不打粮。 积肥如积粮,肥多粮满仓。 施肥一大片,不如一条线。 有收无全收靠水,收多收少全靠肥。 植树谚语

正月栽竹,二月栽树。 五九六九,沿沟栽柳。 栽桑种桐,子孙不穷。

栽树没诀窍,莫让树知道。 栽树根不弯,强似问神仙。 保护林中鸟,树木能长好。 一棵果树三分田,百棵果树十亩园。

桃三杏四梨五年,核桃柿树六七年,枣树当年就还钱。 杨栽小,榆栽老,桑栽鼓肚枣萌芽,槐楝骨朵是行家。 生活谚语

不懂装懂,一世饭桶。 耳朵不硬,心里不定。

师傅领进门,学艺在个人。 补漏趁天晴,学习趁年轻。 囤尖好省,囤底难熬。 年年防歉,夜夜防贼。

一天省一口,一年省一斗。 三年不吸烟,省个大老犍。 一步赶不上,十步喘得慌。 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周一世穷。

一儿一女一枝花,儿女多了累死妈。

一人一条心,必定穷断筋。 世情谚语

人心要实,火心要虚。 树怕刮皮,人怕刮鼻。 人怕输理,狗怕夹尾。 是话有音,是草有根。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饱汉得一斗,饿汉得一口。 屈了想说说,疼了想摸摸。 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 钻头子不动,钻杆子瞎拧。 路不平有人睬,理不平大家摆。

骡子大马大值钱,人大了不值钱。

酒肉朋友不长久,米面夫妻不到头。

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下假神。

泥人经不住雨淋,假话经不起见真。

苍蝇不叮无缝鸭蛋,蚂蝗(水蛭)不来旱地咬人。

会说的惹人笑,不会说的惹人跳;会怨的怨自己,不会怨的怨别人。

编辑本段歇后语

剃头掂铡刀—— 大干。

枣核子解板—— 两句(锯)。

三两棉花四张弓—— 细谈(弹)。

脚脖子拴绳—— 拉倒。

西瓜掉进油篓里—— 滑头。 墙头上栽菜—— 难交(浇)。

老龙王搬家—— 厉害(离海)。

八月里的核桃—— 满人(仁)。

一把柴禾没有—— 烧啥? 笼嘴子里蒸馍—— 撒气。 连鬓胡子吹喇叭—— 毛估(鼓)。

上鞋的不用锥子—— (针)管。

盲人掉鞋—— 哪摸去? 狗舔磨盘—— 团团转。 墙上贴狗皮—— 不象话(画)。

老鼠钻牛角—— 到头了。 狗头上安角—— 出洋(羊)相。

床底下放风筝—— 不见起。 柱着拐棍上炭窑—— 找霉(煤)倒(捣)。

半夜起来搂石磙—— 一头热。

买张鏊子没有腿—— (砖)等着。

吃荆条屙粪筐—— 肚里编。 蚂蚁尿尿—— 见识(湿)不深。

凉水煺鸡—— 一毛不拔。 狗吃糖稀—— 拖拖不断。 光腚束腰带—— 多一道道。 怀里揣牛角—— 内里有弯。 细粉炒豆芽—— 里戳外拐。 纸糊的窗户—— 一戳就破。 口传的家书—— 言而无信。 盲人逛大街—— 目中无人。 坐轿耍跟头—— 不识抬举。 上山滚石头—— 实(石)打实(石)的。

三九天不戴帽—— 动动(冻)脑筋。

笼嘴子里点灯—— 心明眼亮。

猪八戒吃酒糟—— 酒足饭饱。

歪嘴骡子卖个驴价钱—— 在嘴上。

拉屎屙个弹棉锤—— 进退两难。

砍一斧头锯一锯—— 茬口不对。

抱着元宝跳井—— 舍命不舍财。

对着窗口吹喇叭—— 名(鸣)声在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149ee5732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