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义与利之外

2022-07-24 22:31: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在义与利之外》,欢迎阅读!
之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义与利之外

作者:周国平

来源:《求学·高分作文版》2014年第05

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总是围绕着义、利二字打转。可假如我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呢?

曾经有过一个人皆君子,言必称义的时代,然而世风剧变,义的信誉一落千丈,真君子销声匿迹,伪君子真相毕露,迂君子豁然开窍,都一窝蜂奔利而去。

据说观念更新,义利之辩有了新解,原来利并非小人的专利,倒是做人的天经地义。 对于时间就是金钱!这一时髦口号,企业家以之鞭策生产,本无可非议。但世人把它奉为指导人生的座右铭,用商业精神取代人生智慧,结果使自己的人生成了一种企业,使人际关系成了一个市场。

我曾经嘲笑廉价的人情味,如今,连人情味也变得昂贵而罕见了。试问,不花钱你可能买到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丁点儿恻隐之心?

不过,无须怀旧。想靠形形色色的义的说教来匡正时弊,拯救世风人心,事实上无济于事。在义利之外,还有别样的人生态度。在君子小人之外,还有别样的人格。套孔子的句式,不妨说:至人喻以情。

义和利,貌似相反,实则相通。要求人献身抽象的社会实体,驱使人投身世俗的物质利益,两者都遮蔽了人的真正自我教人奉献,诱人占有,前者把人生变成一次义务履行,后者把人生变成一场权利争夺,殊不知人生的真价值是超乎义务和权利之外的。义和利都脱不开计较,所以,无论义师讨伐叛臣,还是利欲支配众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紧张。

如果代表伦理的人生态度,代表功利的人生态度,那么便代表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它主张率性而行,适情而止,每个人都保持真性情。你不是你所信奉的教义,也不是你所占有的物品,你之为你仅在于你的真实自我。生命的意义不在奉献或占有,而在创造,奉献只是完成外在的责任,创造却是实现真实的自我。创造和占有的差别更是一目了然,譬如写作,占有注重的是作品所带来的名利地位,创造注重的只是创作本身的快乐。有真性情的人,与人相处唯求情感的沟通,与物相触独钟情趣的品味。更为可贵的是,在世人匆忙逐利又为利所逐的时代,他待人接物有一种闲适之情。我不是指中国士大夫式的闲情逸致,也不是指小农式的知足保守,而是指一种不为利驱、不为物役的淡泊的生活情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1e40ce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2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