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完善建议

2023-03-08 08:4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完善建议》,欢迎阅读!
设备管理,浅析,不足,完善,存在

浅析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完善建议

作者:沈中秀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第11



引言

医疗设备的数量与质量不仅代表着医院的规模,同时也代表着医院的现代化程度。这些医疗器械设备是医院开展经营活动与服务活动的物质基础,它的价格从几万到上亿,占用医院大量的资金,所以让医疗设备保值增值,防止资产重复购置,盘活闲置的医疗设备,避免资产隐形流失是医院管理者的责任。本文分析了目前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不足,并进行了相应的讨论。

一、当前我国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1. 配置阶段不够优化

医院在医疗设备的购置上,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模式。一种在大型医院里,特别是公立医院里,提倡设备先进是提高竞争力与实力的前提,所以频繁地更新设备,甚至出现了重复购置现象,进而导致闲置设备急剧上增,浪费了大量资金,影响了医院发展的后劲。另一种现象是对于医疗设备主张改进或者维修,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基层医院,尤其在公立医院,大型设备的添置一般都是三甲医院淘汰的设备,在公立基层医院,技术落后于先进医院,设备又是大型医院淘汰品,这势必影响医院的服务质量与效果。

2. 管理制度不健全

不管是大型三甲医院,还是基层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对于领导来说,普遍存在着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对于经营者来说,普遍存在着重收入、轻管理现象;对于财务人员来说,重钱轻物。如果管理制度在制定与管理上得不到实施,就出现了责任不明确,相互推诿;利益相互争抢。如使用不规范、维修不到位,小则影响工作,大则出现安全隐患。据报道,某医院的氧气站发生爆炸,事故发生后经查明,得出原因是一台氧气机的减压阀没有定期及时检修,出现了故障,这一案例说明了在医院不只是在手术台上责任重于泰山,在其它环节也是责任重大。

3. 管理手段落后

在医院里,技术水平现代化,但是设备管理上却达不到先进化、信息化、网络化。许多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还是半手工半机器化操作,没有与会计电算化以及医院管理信息化相整合。由于没有统一的网络信息共享,这样就出现了购入时登记不及时,内部设备调剂时,信息记录不连贯,出租、出借、转让手续不齐全,盘点清查不及时,最终导致账实不符,影响了财务信息的质量。

4. 核算不符合要求

新会计准则以及行政事业内控规范已重新规定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方式方法,将固定资产核算模式逐步向企业靠拢,要求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做好减值准备工作。对于设备管理作为医院的主要固定资产,由于技术发展的需求,更需要做好减值准备。但是许多


医院固定资产原值核算也不够准确,折旧也沿用过去古老的直线折旧法,更没有计提减值准备。显然这与医院的现代管理模式不符,无法适应医院的实际,导致医院固定资产隐形流失。

二、完善不足的对策建议

1. 合理配置,优化资源

在这个和谐社会里,人们常说资源优化组合是最大的节资降耗。因此医院要合理安排资源,在三甲医院里,即便是使用政府补助资金,也绝不能浪费资源,要本着实用原则,在采购前也要做好投入与产出的核算工作。在基层医院里,也要本着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医疗设备质量,不能将不可用或者效果不佳的设备放入到基层医院,因为这种做法是不符合职业道德的。

2. 建立完善规章制度

制度是行为的准则,具有强制性与规范性,制度健全才有利于后期的管理,所以医院首先要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以及《医院设备管理细则》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在这个制度的制定中,要求细化、准确到位,涵盖着整个医疗设备从申报到配置,再到采购以及使用管理,乃至后期的报废处置等环节。再有要强调落实,落实过程中要强调对事不对人,一视同仁。

3. 强化日常管理的监督工作

虽然说责任到位了,但是落实的好与坏要有监督与评价,因此医院要专门设立医疗设备管理机构,负责设备的购置、维修、检测、监督、评价、档案记录等工作,及时地掌握日常医疗设备的增减变化情况,以便随时摸清家底。在家底摸清的前提下,要做到真正客观地及时评价,并且评价要与奖惩机制相结合。

4. 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

提高医疗技术永远是医院永恒不变的主题,与之相适应的固定资产管理也应该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所以医院要建立数据库,引进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并实行与财务管理相匹配,实行一物一码的管理手段,将全院总的医疗设备变动情况与每台医疗设备从购入到报废整体活动轨迹一一展示在数据库平台上,这样有利于监督与管理。

5. 提高专业人员的管理水平

专业水平的提高涵盖以下几个意思,第一要及时掌握外部相关业务信息,包括新的会计法律法规以及新的会计准则,这需要财务人员主动地参加业务培训以及会计继续教育。第二要及时地更新理念,提高专业水平,这需要财务人员要虚心学习业务,包括学习同行的先进账务处理模式。第三要发扬传帮带精神,将实践中宝贵经验传下去,让人才形成梯队。

三、结语

总之,相对于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来说,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看似很简单,做好账务处理,记录好设备的运行轨迹,似乎就完成了医疗设备管理的全部过程,其实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是一项琐碎的繁琐的工作,它既要从资金的角度加以分析,又要从利用率的角度加以思考,更要从实用的角度加以考虑,所以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一定要常抓不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1f214df65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c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