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墨葡萄图》赏析

2022-07-27 20:1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徐渭《墨葡萄图》赏析》,欢迎阅读!
徐渭,赏析,葡萄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浅谈徐渭



徐渭(15211593年),字文清,后更字文长,号天池,晚又号青藤道人、田水月等,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明文学家、戏曲家、书画家。传世着名作品有《墨葡萄图》轴、《山水人物花鸟》册、《牡丹蕉石图》轴,以及晚年所作《墨花》九段卷等。

徐渭的作品主要是水墨写意花卉,在继承沈周、陈淳写意技巧上,笔墨更为自由活泼,纵横驰骋,淋漓满纸、不受任何拘束,加上题句,以表达他心中的愤懑,对世态的讽刺,并真正发挥了中国画笔墨纸张特殊效果而创立了水墨大写意画法,因此被誉为中国大写意花鸟花派的创派始祖。主要艺术特色表现在:内容上的文人画物质和形式上的水墨大写意技法。文人画物质突出体现在作品的主体化和个性化方面,徐渭擅长绘文人所熟悉和喜爱的四君子、荷花、芭蕉等,尤喜以花木在凄风苦雨中的姿态,来象征他人生的苦痛。牡丹属宝贵花,色彩绚烂,但他却常以水墨绘之,不着意刻画花卉的自然生趣,而是从主观出发,有意改其本性,从而借题发挥,直抒胸襟,抒写自己的怀才不遇。横溢雄阔的才情、变幻莫测的意境、高旷脱俗的情趣。诗书画的三结合也是其文人画的特质。徐渭的水墨写意法,不仅将技巧升华到新的高度,还强化了文人画特色。他笔下的形象,以寥寥几笔,倾倒墨汁的淋漓水墨,浑然天成地传达出物象的神韵,将写意法演变为大写意法,真正达到了和文人画所标榜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

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

此诗出自明代着名画家徐渭的《墨葡萄图》的题画诗,作为徐渭的代表杰作,《墨葡萄图》成为研究徐渭不得不提的一幅重要作品。徐渭把水墨花卉大写意推向颠峰并开宗立派。从《墨葡萄图》中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大师的艺术精神之所在。

《墨葡萄图》,纸本,水墨,纯以水墨写葡萄,以饱含水分的泼墨写意法。点画葡萄枝叶,水墨酣畅。老藤错落低垂,串串葡萄倒挂枝头,晶莹欲滴,茂叶以大块水墨点成信笔挥洒,任乎性情,意趣横生,风格疏放,作画状物不拘形似,仅略得其意,重在寄兴遣怀。随意涂抹点染,倒挂枝头,形象生动。画藤条纷披错落,向下低垂。葡萄珠的晶莹透彻之感,显得淋漓酣畅。用笔似草书之飞动,淋漓恣纵,诗画与书法在图中得到恰如其分的结合。茂盛的叶子风格疏放,不法语形似,代表了徐渭大写意花卉的风格,也是明代写意花卉高水平的杰作。

2


画中的物象不是十分逼真,这正是徐渭的创意所在。他不机械地复写客观世界,也不拘于陈法,提出不求形似求生韵艺术主张,将技法升华到全新高度,且是以先来完成作品,追求舍形而悦影,以放纵简逸的寥寥数笔,就浑然天成地传达出物象的神韵。其精神境界则真正达到了文人画所标榜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逸品观。恰如清戴熙在跋徐渭《杂花卷》中所云:争势飘举矣,却善控驭;墨气淋漓矣,却不澡漏。至其才情之雄阔,意境之变化。一气鼓铸,而万有牢笼,真腕存造化者,开拓心脑,推倒豪杰,可为田水月。

《墨葡萄图》作为绘画史上杰出的佳作,充分代表了徐渭作品的特点。从题画诗半生落魄已成翁(古人称六十岁左右的人为翁),可以看出,这幅作品应作于徐渭出狱后的几年间。

徐渭天才卓异,但一生坎坷,出生日就丧父,此后灾难接踵而至,长兄经商失败,不久弃世,妻子早亡,八次应乡试未中。后又因恐受胡宗宪的连累,于嘉靖四十四年(时年四十四岁),自书墓志铭,并雇工匠做好棺木,蓄意自杀。曾用利斧击破自己头颅,血流满面,头骨皆折,不死;后又用锤子击碎自己的肾囊,仍不死。如此"九死辄九生,丝断复丝续"那时,他的精神状态已接近疯狂,最后终因疑心继室张氏不贞,失手将她打死,被捕下狱,监禁了六年。出狱后佯狂益甚,贫病交加,数千卷书籍变卖殆尽,七十三岁时,结束了"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的悲惨一生。《墨葡萄图》上的题诗,正是徐渭才情满腹而不得施展,历经劫难,心中愤懑悲歌的不平之鸣!

整体构图较为工整,是写实风格,但笔墨极为桀骜不羁,有一气呵成之感,仔细观察局部更是能强烈的感受到画家的癫狂之气,完全没有条理,又是典型的热抽象之极,体现了情绪与动作美。作者通过整体的构图形成了整体的意境,将热抽象与写实风格较好的融合到了一起,完成了这幅佳作。作者将水墨葡萄与自己的身世感慨结合为一,一种饱经患难、抱负难酬的无可奈何的愤恨与抗争,尽情抒泄于笔墨之中。

中国古代佯狂的艺术家不少,可真正如荷兰的梵高那样发疯,生时寂寞后并为后人顶礼膜拜的大家实在不多——徐渭就是这样一个可怜的人物。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20cdae482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b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