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人类学与比较文学n

2022-05-07 22:23: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学人类学与比较文学n》,欢迎阅读!
比较文学,人类学,文学

文学人类学与比较文学

叶舒宪

一. 学科-知识 / 权力-宰制

语源学分析:“学科”一词出自拉丁文的discipulus学者)其动词的词根是discere学)这个词和docere(教)相关联着,也就是英语中的doctor, doctrine, document等词汇的来源。拉丁语中的discipul 还派生出英语disciple等词,特指教学传承的弟子门徒。1 学科是来源于以承担教学的人为基准的一种知识划分。有关学科的意识出自古代特殊的学问传承者。一旦成为教义教规所限定的知识,其排外倾向就会日益显露出来,以至于蜕变成画地为牢式的束缚思想的陈规和藩篱。这就是从语源上审视到的学科的负面效应。

“破疆域化”或者“去除界限”“破学科”一之说。

华勒斯坦等的《开放社会科学一书。而其知识社会学的思想根源则还可以追溯到最具独创性的思想家福柯那里。以华勒斯坦和福柯等思想者为镜子,反观我们国家的知识界现状,差距是非常惊人的。因为中国的大多数学院派人士至今仍然沉溺在“学科建设”的迷雾当中而没有自觉,将有限的生命交给忙于应付的各种琐细的领地划分和定义与概念的游戏不明白任何学科都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是一种权宜之计而不是一劳永逸的终极目标。

相对而言,比较文学文学学科之中最具开放性的一翼。而人类学则是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之中真正能够全面体现出开放性特色的一个学科领域。这就给这两个学科间的对比提供了一个积极的相关层面。苏源熙《关于比较文学的时代》一文说:“我们成功的策略之一便是跨学科。”又说:“比较文学系总是善于接纳其他系拒之门外的东西。2 在我国,文学人类学就是别的学科拒绝接受而在中国比较文学界被收容下来的学科流浪儿。 二、知识全球化:学科开放更新的动力

从发生的时间看,比较文学与人类学堪称伯仲兄弟。一般把1871年的《原始文化》视为人类学诞生的标志;而1886年由泰勒的英国同胞写出了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著述——波斯奈特的《比较文学被视为比较文学学科诞生的标志。共同的知识背景就是全球化的大趋势。特别是被西方贵族化的文史哲学科和社会科学所普遍遗忘掉的一些弱势文化和边缘文化,也开始加入到西方的知识视野中来。这是人类学最大的贡献之一。早期的比较文学也跨文化,跨语言和民族,但是根本上没有跳出欧洲中心主义和白人优越论的束缚,没有跳出学院派的知识格局和研究习惯。“眼光向下的革命”方面,还是以无文字的所谓“原始文化”为基本对象的人类学,成为引领西方知识格局大变革的先锋和旗帜。后来的文化研究,之所以和传统的文学研究处在不停的冲突之中,就是因为文化研究是在人类学的直接催生下问世的,必然经历了眼光向下的知识视野之转移。由此也引发了正统文学批评界内部对“经典”和“再经典化”问题的探讨。

现代主义文学艺术潮流的兴起,可以说和“人类学想象”与这个知识全球化浪潮息息相关。人类学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导引作用。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人物,如艾略特,庞德,乔伊斯,都是受到《金枝》代表的古典进化论人类学强烈影响的。所以说,研究19文学没有人类学的维度是情有可原的,因为那时还没有这个学科,但是20世纪文学,特别是现代主义以下的文学没有人类学的知识背景,往往就不明真相了。从弗雷泽为代表的古典进化论学派,到现代文学文学批评之间,有一个重要中介人物——维斯顿的《从仪式到传奇》。至今没有介绍过来,但是对于文学人类学研究应是必读书。 三.人类学与比较文学的学科特质及相关性

关于人类学的学科特质,这里简介三种有代表性的表述:第一种是如今在专业人士中基

1 2

Ayto, John. Bloomsbury Dictionary of Word Origins,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Ltd.,1990,p.174. 刘小刚译,《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4期,第26页。


本达成共识的概括——叫做“科际整合的学科”an interdisciplinary discipline。这个说法突出人类学知识范围的宽广和整体性,也就是非单一学科性。相比之下,还没有哪一个学科在这一点上能够和人类学平起平坐。这实际上是由于这个学科的核心主题词“文化”的整合性所决定的。第二种是按照马林诺夫斯基的说法,人类学应当成为整个社会科学之基础。这样的情况在欧美国家的大学学科设置上部分地实现了。比如美国,人类学在大学基础教育中占有突出地位。仅美国人类学学会的会员就有五千多人。而当今中国的情况非常滞后,基本上没有这个学科的位置,不要说成为基础了。第三种界定也是标出“比较”二字来概括人类学的方法特色:及给人类学加上一个补充式的副题——“比较文化”comparative culture。这个说法明确了人类学与比较文学的亲缘性质或者说相关性。同时也点明了两个学科知识范围上的根本差异:即以文化为轴心的探讨和以文学为轴心的探讨。二者的关系应该属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由于人类学学科的整合性质,也由于它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性,它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速度是相当惊人的。一个世纪多以来,在我们比较文学界真正称得上是国际公认的学派的,也就是那么两个。而人类学方面的学派几乎是十几、二十个。 四.从人类学到文学研究:问题的移植

我们在文学批评中或者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中遇到的几乎多数新领域,都有现成的人类学的分支学科在那里,可以获得非常方便的系统知识的参照。例如:

1.解释学批评:阐释人类学派。 2.原型批评:(剑桥学派)神话仪式学派 3.文化研究:文化人类学的核心术语。 4.新历史主义:历史人类学派 5.后殖民主义:反思人类学派

6.生态批评:生态人类学,推荐阅读:马文.哈里斯的《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哈迪斯蒂的《生态人类学》(郭凡等译,文物出版社,2002

7文学与政治:政治人类学

8文学与宗教:宗教人类学。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出自艾利亚德。这里还特别推荐鲍伊《宗教人类学导论》一书(金泽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该书原版问世于2000年,内容上非常新,如身体象征问题,性与性别的宗教含义,西方社会新萨满教运动的分析,等等。是同类题目的较老著述所未曾涉及过的。

9.符号学:符号人类学(象征人类学)这方面代表作是艾利亚德(伊利亚德)和玛丽.道格拉斯等人的著作。中文书可看的有《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下册),上海三联书店。

10文学与语言学:语言人类学:有一本市面上可以买到的非常精要的语言人类学之书Linguistic Anthropology, by Alessandro Durant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北京大学出版社购买了原文的版权,2002年在大陆出版了影印版,书名冠以中文《语言学的人类学阐释》

——影响研究。其中讨论到了各个社会中呈现的相似的或者对应的文化现象产翁习俗,洪水传说,十二属相等,并从影响角度给予解释。 关于文化传播的人类学分析的复杂性,很值得比较文学学者借鉴。有美国人类学家林顿的一段趣味性的描述,常为各种教科书所引用。3 12.平行研究(文学的):文化对应现象研究。克鲁伯的《人类学》第9 Parallels相当于比较文学美国学派的研究范式——平行研究。从措词上看完全是一样的。但是文化的平行毕竟大于文学的平行。其中讨论到的题目有:书写的起源;纺织的模式;铜器的使用;

3

Linton,The Study of Man.PP.326-27.1936.Renewed 1964.中译文,《文化的变异》C。恩伯等著,杜杉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36537页。


零的概念发生;等等。

13.类型学:文化模式学派。

14.形象学:文化他者理论。可参看W. D. O’Flaherty, Other Peoples’ Myths, New York: Macmillan,1988; Gustav Jahoda, Images of Savages: Ancient Roots of Modern Prejudice in Western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1999.

15.译介学:阐释人类学派、符号人类学派。 人类学的工作在于理解异文化,这就不可避免地需要将语词、观念和意义从一种文化翻译到另一种文化。或者翻译一系列用于分析的概念。译介学不论是理解为“比较文化视野中的翻译和翻译文学(谢天振);还是“文化的翻译”Oxford, New York: Berg,2003.

16.移民文学或离散(diaspora)研究:这个关键词直接来自人类学。参看一篇人类学论文:James Clifford, Diasporas, Cultural Anthropology,(9),1994.《中国比较文学20053期童明(UCLA)的文章《家园的跨民族译本:论“后”时代的飞散视角》200610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召开了由以色列学者和中国学者合办的文学与民族认同”研讨会,将出版论文集,从中可以看到世界上最著名的离散民族——希伯来-以色列民族的当代学者对这个问题的新认识。 五.什么是文学

——文学人类学的文学

从人类学视野看,对当今中国大学教育中所流行的文学观,会有尖锐的批判性反思,而构成根本的范式性挑战今天通行的文学观伴随着西学东渐的世纪历程,与现代性的“文学”话语之建构互为表里。西方现代性的“文学”观与“文学史”概念的引入,没有分析性调试,没有反思性的认识,几乎是人云亦云式的套用于中国古今的作家作品,产生了许多误区许多副作用。助长和强化了画地为牢的现代性“文学”专业。 其特征可概括为三个主义:

文本中心主义;大汉族主义;中原中心主义

三者之间其实也有内在呼应的逻辑。三者看起来似乎各自独立,分属于地理层面上的,民族层面上的和媒介方式层面上的偏重倾向。但是,中原中心的基础之一就是殷商朝代建都之地,那也正是后来完成“书同文”大一统伟业的汉字书写文本得以发生和确立的地方。所以文本中心主义和中原中心主义是互为支持的。而在中原地区建立汉字书写制度的文明主体无疑就是后来所称呼为“汉族”的那个在多源融合基础上生成的民族。因而,大汉族主义也就同文本中心主义和中原中心主义历史地纠结在一起,早就难解难分了。

如果试图建立一种新的基于文学人类学立场的文学观,那么其基本特征是针对以上三个主义的。

1.活态文学VS固态文学

活态文学的文化语境:河北涉县女娲神话 2 口传文学VS书写文学

当代中国的活的“荷马” 3 多民族文学VS 单一民族文学

中国民歌的万种唱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2446f61e7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6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