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月山日诗

2022-07-29 22:15: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夏月山日诗》,欢迎阅读!
月山



夏月山日诗

出自唐朝齐己《山中答人》

谩道诗名出,何曾著苦吟。忽来还有意,已过即无心。 夏月山长往,霜天寺独寻。故人怜拙朴,时复寄空林。

词语注释 ①谩:浮夸虚妄。

②苦吟:反复吟诵,用心雕琢诗句。 ③拙朴:粗糙、质朴。 作品译文

莫说我已享有诗名,我何曾为诗而费神。 诗句忽来算它有意,诗兴已过我即无心。 夏月伴我深山长住,冬霜独寻寺院安身。 老友喜爱我诗质朴,时将诗篇寄来山林。

出家本应六根清净,禅寂更要无心无意,可是中唐以后,有许多的禅僧同时又是诗人,有禅门的高致,亦有诗坛的高名。齐己该诗,表现了他对于诗与禅的态度。“谩道”一词,首先表示人传其诗名并不符合他自己的本意,他对于诗名也漫不经心。齐已诗见于《全唐诗》812首,不仅在诗僧中算数量较多者,在整个唐代诗人中,产量亦颇丰,但他表明:他从不苦吟诗歌,这一点区别于贾岛。对于作诗是否有碍于禅道,禅门中一直有争议,如果作诗苦吟则是起心用心,是害于禅道的。齐己作诗,全凭诗兴,而诗兴仿佛是身心之外物。诗兴来了,将诗写下;诗兴已去,则不追不寻。这也是一种无心的境界。






当然,这种境界只有既有诗才又有禅智者方可达到。作诗既然不用心,则参禅修道是作者生活的全部内容。言“夏月”,言“霜天”,实际是说长年累月皆如此;言山林长往,言寺院独寻,即是说独处静修。“我”之神情如此,人若爱其形迹,“我”又奈其何。友人寄来诗篇,只不过寄给了一片空林。他的赞美,他的喜爱,激不起浪花与涟漪。这就是齐己答友人,他也希望读者把这回答看作空谷回音,过即无心。这表现了一位禅者对诗歌的态度,颇似一位诗僧的辩护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26a605ef6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