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情况调查

2023-04-08 19:29: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情况调查》,欢迎阅读!
务工,进城,农民工,情况,调查

关于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情况调查

姓名:施金金 学号:20941p24 班级:20941p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工进城务工现象已经趋于普遍化,特别是农村年轻劳动力,涌向城市已经是不可遏制的趋势。与此同时农民工进城务工收入已经成为农村经济一大主要来源。为什么农村劳动力更愿意选择城市呢,他们究竟是怎样想的呢,现状有是如何呢?

关键词:农民工 进城 务工 情况 作用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201081日,我抽样调查了海门市多个村庄,对部分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活动。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通过发放和收回问卷以及上门访谈的形式进行,共发放100份,收回100份。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100户被调查家庭中有77户家庭有成员外出打工,共98人,期中男性73人,女性25人,年龄50岁以下的78人,50岁以上的20人。有一人进城务工占60户,两人的有13户,三人的有4户。 (二)结果分析

农民工进城务工情况普遍存在,进城务工人员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居多,形式以一户一到两人为主。 三:论文与意见

农民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改革开放的进程而产生和不断发展,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我市总人口30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87万人,占总人口的61%。到去年底,全市农民工达到3630万人,其中,本市农民工2730万人,外来农民工9万人。主要分布在采掘、建筑、加工、餐饮服务等行业,已经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据调查农民工进城务工情况和现状有着他鲜明的特点。主要如下:

1找工作主要依靠亲戚朋友,临时工大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2待遇普遍偏低,有一技之长者吃香。3、生活质量不高,租房医疗得不到保障。4、子女入学困难。

然而农民工进城务工一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有着无法避免一、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积极作用


一、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积极作用

一是直接促进了乡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首先,农民工直接促进了农村居民家庭脱贫。在农村,光是种地至多解决温饱,更不用说改善生活、供子女上学和增加工农业生产投入。农民出去打工后,这些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进城打工还为返乡农民创业提供了资本积累、技术知识;管理经验和市场信息。其次,打工族返乡创业推动了当地市场经济的发展,吸收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带动了当地农村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市场经济意识深入人心。再次,农民工带来了劳动力和资金的双向流动,为输出地农民开辟了新的收入增长源。此外,返乡创业也缓和了劳动力盲目流动所造成的交通紧张、流动成本过高等矛盾,优化了劳动力资源配置,节省了劳动力市场交易的成本。这几年农民收入仍能维持低速增长,靠的主要是非农收入,而其中进城打工收入又占了大头,这对于缓解城乡矛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是功不可没的。

二是直接对城市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首先,农民工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劳动力队伍。城市生活环境的改变.城市公共设施的改善,城市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所有这些城里人引以自豪的事情,都离不开农民工的贡献。其次,农民工是城市第三产业的重要力量。城市居民现在越来越感到日常生活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进城拾遗补缺,把许多劳动强度大的脏重累险活都揽了下来,在建筑、运输、农贸、服务等领域,农民工已经成了城市经济不可缺少的力量。再次,农民工促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工业生产的发展需要劳动力,形成对农业剩余劳动的“拉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也需要向城市转移,形成“推力”。最后.农民工实现了大批廉价劳动力的充分供给,促进了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的发展。

三是直接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增长。对社会财富的贡献日益明显,加速了社会发展。大量农民工的存在,为我市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并由于农民工在体制外就业,进入和退出岗位完全依赖市场,政府不付出制度成本,民工便形成了一个劳动力资源的“蓄水池”,从而提高了劳动力竞争效率,加快了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并冲破了城乡分割的社会结构,推动了我市劳动力的职业竞争,为我市经济体制改革注入了推动力。的消极影响。

二、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消极影响

一是大量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年农民“外流”,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同时,在一些地广人稀的高山地区,农民工转移后,留下的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及时流转使用,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

二是引发了农民工子女教育的严重问题。“隔代哺育”不利于农民工的子女成长。许多农民工由于工作稳定性差,流动性大,在外地进学校“门槛”高,无精力照管,便纷纷将子女留给家中由老人看管,导致管理跟不上,孩子学习不用心,甚至走上了邪路;受打工潮影响,少部分农村适龄儿童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就外出打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下一代的发展。

三是劳动者素质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初中文化的外出务工者成为劳动力转移的主流,高达71.4%。小学文化程度占14.6%,文盲半文盲占3.96%,而高中及以上文化的务工人员仅占10.04%,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且85.7%的外出者未经过职业培训,缺乏劳动技能,同现代非农行业对劳动者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致使90%以上的务工者很难进入科技含量较高的高层次企业,就业空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2ed6b245901020207409c3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