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来源

2022-04-06 03:3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秋节的来源》,欢迎阅读!
中秋节,来源

中秋节的来源



农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 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 之中秋节。我国古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 称谓仲秋, 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徵,因 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 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 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 子,更 是以月来寄託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 故乡,杜 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 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 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 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 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 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 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鬆的 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 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 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 月亭、望月楼的古蹟。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 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 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 后,全家人围桌 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 大、多彩多姿的民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徵着团圆。月饼的製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 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 月,中 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 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 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 近了。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


习俗,即烙一种象徵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35fef228b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0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