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别称说

2022-06-08 09:57: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年龄别称说》,欢迎阅读!
别称,年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年龄别称说

作者:姚炳辉

来源:《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2011年第47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称谓来代替。这种相关的称谓就叫年龄的别称,多见于古代诗文,有不少还一直沿用至今。

十岁以内的年龄别称大致有周晬 、垂髫、始龀、幼学等。

周晬就是周岁,袁枚的《祭妹文》里有此称代: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古人不剃发,童子自然下垂的短发谓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垂髫即为这个年龄段。始龀,又叫童龀,刚刚换牙之意,代七八岁,如《愚公移山》:邻人京城氏之霜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幼学为十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后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而于是之的《幼学纪事》,则是幼年求学意,不能与十岁划等号。

总角年龄跨度较大,八九岁至十三四岁。古时儿童头发分成左右两半,在头顶上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像《林黛玉进贾府》:这院门也有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这里的总角已能伺候人,起码十岁开外。

十到二十范围内的年龄称谓主要有豆蔻、志学、束发、及笄、二八、弱冠等。

豆蔻本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杜牧《赠别》诗用豆蔻梢头二月初形容少女的美丽,现今仍有豆蔻年华之说。志学,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老舍自传》中云: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归有光《项脊轩志》里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即这个岁数。及笄是女子十五岁。笄,就是簪;女子十五岁许嫁时行笄礼,结发插簪,源于《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二八十六,成语二八佳人十六岁美女,语出苏轼《李钤辖座上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女渭城歌。弱冠指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弱,年少,因二十岁的人体骼尚未发育健全;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束发戴帽,以示成人,可娶妻室。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也。左思《咏史》诗云: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三十岁至一百岁之间的年龄全为整数代称。而立代三十岁,不惑代四十岁,知命代五十岁,耳顺及花甲代六十岁,古稀代七十岁,八十称耄,九十称耋或胡,一百岁叫期颐。其中好几个代称出自《论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38c328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