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

2022-03-28 16:05:5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桃夭》,欢迎阅读!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夭篇诗译如下:

桃树长得多麼壮盛,花儿朵朵正鲜美。 这位女子出嫁后,定能使家庭和顺。 桃树长得多麼壮盛,果实累累结满枝。 这位女子出嫁后,定能使家庭美满。 桃树长得多麼壮盛,绿叶茂盛展生机。 这位女子出嫁后,定能使家人幸福。

这首诗非常有名,即便只读过很少几篇《诗经》的人,一般也都知道桃之天天,灼灼其华。这是为什么呢?我想,无非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诗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动。拿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实在是写得好。谁读过这样的名句之后,眼前会不浮现出一个象桃花一样鲜艳,象小桃树一样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呢?尤其是灼灼二字,真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写过《诗经通论》的清代学者姚际恒说,此诗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并非过当的称誉。第二,短短的四字句,传达出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这很可贵。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细细吟咏,一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充溢字里行间。嫩嫩的桃枝,鲜艳的桃花。那姑娘今朝出嫁,把欢乐和美带给她的婆家。你看,多么美好。这种情绪,这种祝愿,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和美的家庭的追求。第三点,这首诗反映了这样一种思想,一个姑娘,不仅要有艳如桃花的外貌,还要有宜室宜家的内在美。这首诗,祝贺人新婚,但不象一般贺人新婚的诗那样,或者夸耀男方家世如何显赫,或者显示女方陪嫁如何丰盛,而是再三再四地讲宜其家人,要使家庭和美,确实高人一等。这让我们想起孔子称赞《诗经》的话: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政》)孔子的话内容当然十分丰富,但其中是否也包括了《桃夭》篇所反映出的上述这样一种思想呢?陈子展先生说:辛亥革命以后,我还看见乡村人民举行婚礼的时候,要歌《桃夭》三章……(《国风选译》)联系到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农民娶亲歌《桃夭》三章,便是很可理解的了。

《桃夭》篇的写法也很讲究。看似只变换了几个字,反复咏唱,实际上作者是很为用心的。头一章写,二章写,三章写,利用桃树的三变,表达了三层不同的意思。写花,是形容新娘子的美丽;写实,写叶,不是让读者想得更多更远吗?密密麻麻的桃子,郁郁葱葱的桃叶,真是一派兴旺景象啊!

这首诗不难懂,但其中蕴藏的道理,却值得我们探讨。

一个问题是,什么叫美,《桃夭》篇所表达的先秦人美的观念是什么样的?之夭天,灼灼其华,很美,艳如桃花,还不美吗?但这还不行,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还要有使家庭和睦的品德,这才完满。这种美的观念,在当时社会很


为流行。关于真善美的概念,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楚国的伍举就何为美的问题和楚灵王发生了争论。伍举说: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国语·楚语》)很清楚,伍举的观点是无害即是美,也就是说,善就是美。而且要对上下、内外、大小、远近各方面都有分寸、都无害。这种观点最主要的特点是强调的一致性,以善代替美,实际上赋予了美以强烈的政治、伦理意义。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那意思是说,统治者重赋厚敛,浪费人力、物力,纵欲无度,就不是美。应该说,这种观点在政治上有一定的意义。但它否定了的差别,否定了美的相对独立性,它不承目观之美,是其严重局限。这种美的观念,在当时虽然也有其对立面,也有人注意到了目观之美,但这种善即是美的观点,在先秦美学中应该说是具有代表性的,而且先秦儒家的美学观念,主要是沿着这个方向发展的。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注释]

1、相鼠:老鼠中的一个种类,一说,相就是看。仪:礼仪。 2、止:读为“耻”。 3、俟(似sì):等待。 4、遄(传chuán):速。 [题解]

这首诗是对于丧失廉耻,不成体统的反动统治阶级人物的痛骂,说他连耗子也不如。春秋时代卫国宫廷荒淫无耻的事很多,诗中嘲骂的对象可能不只是个别的。

[余冠英今译]

耗子还有皮包身,做人反而不自尊!做人反而不自尊,问你不死还做甚? 瞧那耗子还有齿,做人反而不知耻!做人反而不知耻,还等什么不快死? 瞧那耗子还有体,做人反而不知礼!做人反而不知礼,何不早咽这口气? [参考译文]

老鼠尚有皮,人却没威仪。人若无威仪,为何不去死? 老鼠尚有牙,人品反底下。人品若底下,不死还等啥?

老鼠尚有体,人却不讲礼。人若不讲礼,不死有何益?

伯啊,伯啊,你真是我们国家最魁梧英勇的壮士了,你手持着兵器殳,作为王的勇士,冲锋陷阵,是军中的先锋官。自从你随着东征的队伍出发,离开家,我就日夜思念,头发乱了也没心思理,更没有心思擦脂抹粉——我打扮好了给谁看啊?下雨吧,下雨吧,可偏偏又出了太阳,总是事与愿违。我情愿想你想得头疼,只希望我的思念能换回你的归来。树荫之下生长的忘忧草,能够消除掉记忆的痛苦,(我佩戴了忘忧草,却仍不能忘记你)我甘愿相思成病,只希望你能够快些回来。(只要你能回来,我情愿头疼心碎。 【赏析】

《伯兮》描写在家思妇想念出外远征的丈夫,表达了无法忍受的强烈情感。


师首先想象丈夫在外“为王前驱”的英武形象,生动浮现在脑海中,这激起刻苦铭心的思念,连打扮也无心了,思念的深沉和强烈,有如久旱渴雨。而且,这种思念之强,简直叫人无法忍受,她干脆寄托在北堂下种植的忘忧草,来消解这种沉重的思念。一层深似一层,而又层层变换抒写的方式,正是《伯兮》的特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3929601b52acfc789ebc95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