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自筑蹊径

2022-09-17 07:14: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桃李不言自筑蹊径》,欢迎阅读!
桃李不言,蹊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桃李不言自筑蹊径

作者:庄继芬

来源:《华人时刊·校长》2015年第09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对美的需求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教师的一切教学过程,都与审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特别是语文教学,在小学低年段开始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十分重要的。

欣赏自然中培养审美情趣

捕捉美。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例如在教学《秋姑娘的信》一文前,我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感受秋的气息。学生仔细观察校园中的小竹林、生态池、豆苑等,捕捉秋天的足迹,感受秋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一个让人遐想的季节。学生在一边欣赏一边观察万事万物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美好,从大自然这部神秘的无字天书中攫取了一桶金。

描述美。《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观察完校园回到教室,学生兴高采烈地汇报自己观察的结果——生态池边的柳树落叶了;生态池里的荷花枯萎了;竹子碧绿,但地上有很多枯黄的竹叶……植物颜色的变化、形态细小的变化都没有逃脱学生敏锐的双眼,还能正确、详细地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

探究美。树叶为什么会变色?为什么要落叶?”“自然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变化呢?果我们简单地把答案告诉学生,学生就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我把问题留给了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查阅《十万个为什么》或者上网搜索资料。课堂上学生纷纷拿出自己的记载本,交流各自查阅到的资料,互相分享着探究成果,从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感受到了分享成功的乐趣。 经典诵读中培养审美情趣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孩子从进入学校开始,无时无刻不在学习,从《三字经》到《弟子规》到《唐诗三百首》……我们所接触的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知识瑰宝。诵读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来欣赏春天的蓬勃生机;诵读偷采白莲回,浮萍一道开感受夏天的童真童趣;诵读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体会秋天的别致;诵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感悟冬天的壮观;更有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不怕牺牲意愿坚守高洁情操决心的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学生一遍遍赏读优美的古诗词,品味意味深长的意境,感受着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全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438426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2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