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与生活结合教学

2023-01-25 07:0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数学与生活结合教学》,欢迎阅读!
结合,数学,小学,教学,生活

小学数学与生活结合教学

低年级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阶段,是数学教育的出发点。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方法针对低年级学生系统学习能力不强,但对感兴趣的事物具有强烈求知欲的特点,将生活融入教材中,在学生“观察、体验、感受”数学之余,让求知欲引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全面提升低年级数学课堂的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创设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情境应用的基本流程是从生活到数学再到生活。具体而言就是,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到课堂,通过学习新知与融合经验,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正是为了实现利用学生的生活感受促进数学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生活体验,创设符合学生学习新知愿望的教学情境。例如,在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的教学中,创设学生喜欢去的游乐场情境。游乐场的大门有密码,要知道密码才可以进去。这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教师给出密码提示——由1和2组成的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进入游乐场后,开展闯关游戏(例题学习),让学生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会知识,增加学习乐趣。

采用多样化的生活化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一般处于聆听者、模仿者的角色。数学知识比较枯燥,因此,教师应当结合不同的教学知识,尽量采取多种多样的生活化教学方式。如解


决问题式学习、体验式学习、游戏式学习以及合作式学习,等等。在体验互动中,教师可以寻求家长的帮助,形成家校合力。如在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提前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和家长一起去超市,用现金购买一件自己喜欢的学习用品。目的是让学生直观认识一下人民币。在这节课上,先布设简单的小超市,让学生当收银员,在游戏中认识人民币。这种游戏式生活化教学模式会让学生保持对学习的热情,进而最大化地接受新知识。

鼓励学生大胆“说”生活。数学是一门充满符号的学科,语言简练,但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不易理解。生活化数学教学方式的目的不仅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促进学生与教师的交流,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由于认知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低年级学生面对教师的讲述或者书本上的文字叙述,并不能百分之百地接受。因此,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师生进行角色互换,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生活中的数学,有助于他们数学能力、理解能力的提升。此外,生活化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容易参与数学的“说课”。如在二年级下册《认识时间》的教学中,需要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让孩子认识时间。早晨该起床了,家长会大声说:“6点半了,再不起床,上学就要迟到了。”吃午饭时,可以说:“现在12点了。”吃过饭后,说:“我们吃午饭用了半个小时,现在12点半了。”让学生对时间有初步的认识。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拨表盘上的时针、分针,并说说这个时间在干什么。这样,不仅会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畏惧,还会激发学生分享经验的积极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485db96d6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