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与编程教学浅析

2022-07-11 22:17: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与编程教学浅析》,欢迎阅读!
浅析,编程,小学,教学,技术

小学信息技术与编程教学浅析

摘要: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一个新的方向——编程教学,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理念下逻辑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创造力的提升,而且对于学生的探知热情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而本文就小学信息技术编程课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从不同的方面帮助学生构建编程知识和编程思想,不断培养学生的编程素养,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趣味与质量。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方法

计算机的全面普及、推广已让编程成了一项不可或缺的技术。编程的学习除了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外,还能使学生在学习和思维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编程的思维方式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使学生对编程语言有一定的了解。随着信息技术编程课普及小学,编程具有比较强的逻辑性,让处于智力开发期的儿童接触编程可以尽早地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逻辑性,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推理判断能力,为之后的学习提供扎实的基础,而编程课也已经成为我市小学阶段全面普及的新型课程之一,它能给予学生足够的构思实践和想象空间,让小学生在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学会积极探索,自主研究,体会自我创作、与人分享的乐趣。 一、将编程知识和思想融入教学情境中

在信息技术编程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一个迎合学生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的趣味性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学习信息技术编程知识的动力,并不断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参与到信息技术编程课教学中。由于孩子们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编的故事转变成小动画,比如可以引入 scratch少儿编程软件,借助Scratch的角色库:如走路的人、跑步的人、飞翔的鸟……让孩子们可以根据故事的场景灵活地选择里面的角色,而不同于一些做动画的软件,需要学生去画初稿然后再做动画。除了丰富的动态角色,软件也带了很多的音乐素材,学生也可以在创建程序时添加、录制、编辑自己的声音,将动画的静态语言变成学生的配音。 二、将探知任务和游戏相结合

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游戏得到了发展,而家长们和老师们对游戏则是谈游戏色变,可对于生在信息时代的孩子们来说,游戏有种说不出来的魔力。因而在信息技术编程课教学中,教师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分工等形式,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设计自己的小游戏,自主去编写游戏脚本、负责程序的编写、设计游戏作品形象等,通过设置角色的两种不同状态并同步配上声音,实现了人机界面的交互性,由此掌握了编程思想与技巧。总之,在游戏的设计和编写过程中,孩子们可以畅想,将自己在数学科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纳入到游戏中,解决游戏各个环节的问题。 三、注重学生的编程思想的引导

编程可以说是当前社会上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很多软件都是通过编程来制作的,根据不同的编程命令制作出不同的软件,以便供人们进行使用。目前小学阶段所学习的信息技术编程知识只是入门,对于广阔的编程知识来说可谓是沧海一粟。小学阶段所接触的Scratch可以进行软件的制作,这就使得学生觉得学得快就可以进行编程,从而掉以轻心。而这一点恰恰是学习信息技术编程知识的大忌,编程知识和编程思想是同等重要的,如果只注重编程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编程思想的构建,那么创作只能说是没有方向的。因此,教师在进


行信息技术编程课教学时,更应当注重编程思想的引导,帮助学生构建编程思想,从而使得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以便进行具有方向性的创作。 四、构建问题引导的高效学习模式

在编程教学中,首先需要进行的步骤就是对于编程问题的设置。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晰自己的问题设计需求,进而将抽象情境中所展现出的问题结构分离出来,形成基本的问题逻辑。教师可以创设一些生动具象的教学情境來吸引学生的关注,帮助学生进行问题的设置。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猫吃鱼的动画展示,鱼在水缸里,猫需要跳上桌子把爪子伸进鱼缸里抓鱼。如果要想顺利地吃到鱼,猫就需要通过一些障碍。第一个障碍物是桌子,第二个障碍物是鱼缸。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来让学生进行思考:小猫需要做什么动作才能吃到鱼?学生就会回答:跳跃以及抓取。教师需要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把握角色间的联系以及相应的动作事件。从而形成清晰的问题逻辑。 五、及时总结并强化编程技巧

信息技术编程课一般都是以任务驱动教学法所进行的,及时做好总结才能发挥讲解的作用。及时性总结并不是单纯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前进行总结,而是在每一项任务完成之后所进行的,通过总结能够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其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同时,在总结中还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相关编程知识的理解,在掌握编程知识的同时构建编程思想。此外,教师还需要在课程结束之前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编程思想是编程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从情境中脱离出来,进而上升到编程思想层面。可以说,及时性总结是编程课教学中逐步构建编程思想的过程,而课堂总结则是提升学生编程思想的前提。

总之,目前多种高新技术都离不开编程,编程教育是新时代的新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编程课普及到小学,不断创新信息技术编程课教学方法,加强编程知识和编程思想的构建,真正培养小学生编程素养。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编程课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培养学生编程素养的重视程度,毕竟编程知识短时间是学不完的,而是从编程素养着手,为后期学生学习编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英华.构建区域信息生态环境 有效带动教育现代化发展——顺德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011):43-46.

[2]李云莲.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

[3]马宗辉.解析基础编程工具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7

[4]廖国栋.初中课堂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解析[J].新课程(中),201605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54d028135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6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