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的几个原则

2022-03-25 17:17: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作文教学的几个原则》,欢迎阅读!
作文,原则,小学,教学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学生普遍存在听说作文,如见猛兽的心态,我觉得,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首先必须转变观念,立足于以人为本,遵循下面几个原则来改变作文难的窘境。

1、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千方百计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作文实践活动来,这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叶圣陶老先生精辟地指出: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成什么文字。因此,切实开展一些实践性活动,引导学生充分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就能解决习作的源泉问题。目前不少学生是以一种被动的心态参与作文的。他们把练习作文当作是一种任务,作文一交就大功告成万事大吉,很少去思考和总结一次次作文的得失。因此,教师有必要把“为什么要作文”这一话题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始终,让学生明白:作文是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一个人获得了必要的作文能力将终生受益。只有学生不断增强这种意识,并不断内化为一种驱动力,才能不断激发他们参与作文训练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循序渐进的原则

要结合教学,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有益的活动,接触实际,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培养学生的能力。作文又要培养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提到作文,有的教师认为这是高年级的事,这是极大的误解。低年级的看图学词学句、说话、写话就是初步的作文训练。这就是说,作文教学、作文训练决不只是高年级的事,也不是从三年级开始才进行训练,而是从一年级开始,按循序渐进的(顺序)原则,一步一步训练的。不是上陡楼梯,一开始作文要求就很高,达不到就埋怨学生,产生急躁情绪。

①从说到写:一句几句段篇 ②由易到难:

说:要求做到句子完整、通畅、明白、语气连贯、生动鲜明。 写: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 ③从简单到复杂

达芬奇学画是从画鸡蛋开始。少林寺和尚练功是从“蹲脚窝”“面壁三年”这样的基本功开始。鲁班学艺是从熟悉使用各种工具开始。总之,作文训练和学习其他技艺一样,也是从简单到复杂的。

原苏联著名作家契柯夫从小就接受严格的训练。他的教师让他每天站在街头观察行人,要求用极简的语句勾画出这个人物的特点;要用几句话写出杂货店的特点。

这个序怎样安排,就要好好研究。 低段 中段 高段

词句—————段—————篇是逐步过渡的 3、阶段性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作文训练的要求,各年级要有所侧重。即各年级有各年级要求。落实各年级的重点要求,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年段过关”。在目前的情况下,落实好各阶段的训练要求,显得更为重要。如低年级的词句训练,要求说话、写话语句通顺。

例:

一棵树 一棵梧桐树 我种了一棵梧桐树 我在院子里种了一棵梧桐树


天,我在院子里种了一棵梧桐树,我经常给它浇水。……

中段:要加强段的训练(抓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通过语言进行思维训练)。 以下面一段文字为例:

《飞机遇险的时候》中一段话:……突然,飞机遇到一股强烈的寒流,机翼和螺旋桨上都结了冰,越结越厚。不大一会儿,机身也蒙上厚厚的冰甲。飞机象冻僵了似的,沉甸甸地急剧往下坠。飞机失去了平衡,机翼掠过一座座山峰,眼看就要撞着山尖了,情况十分严重(递进关系)。一层一层写出情况十分严重。

根据这些构段方法,设计作业,加强练习,学生既加深了对段的理解,又利于形成能力。我感到,在中段,就要紧紧抓住段的训练这个重点,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训练,只要我们下功夫去做,我相信质量是会提高的。特别要注意,不要操之过急,提高要求,又是中心,又是详略,又是过渡照应,搞得学生重点不明,使学生无所适从。

高年级则要求有中心、有重点,并达到全面要求。在教学中,要把握好低中高这三个阶段各自的重点要求,集中力量搞好重点要求的训练。当然,这三个阶段也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的。但必须明确,落实各年级重点要求是关键。

4、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原则

无论什么文章,必须先考虑内容,而后再研究怎样表达的方式,文章的质量首先决定于内容,其次才是它的表现形式。是内容决定形式,而不是形式决定于内容。当然,形式对内容有重大影响,因此,不能只求内容而不顾形式。内容千变万化,因而形式也不能拘泥于一格。世界上的事物内容,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表达方式也决没有两篇完全相同的文章。因此,作文教学应强调从内容入手。

对学生目前作文实际中的模仿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从模仿到创造,也有科学性,只是模仿应当具有作者自己的特点。这里强调的是从内容入手,这是个认识问题。现在有的小学生一作文就想别人是怎么写的,而不考虑生活中的情形是怎样的,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对周围的人和事不观察,不分析,对生活缺乏关注,甚至对参加一些有益活动表现出淡漠,作文时随意拼凑,这种现象值得引起教师们重视。

5、读写结合的原则

1)朗读、背诵、欣赏词句

通过对优美片断的阅读、背诵、欣赏,随着量的增加,会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语汇,提高审美能力。

2)大量的课外阅读

指导学生较大数量地课外阅读,是从长期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读书是个具有综合效应的吸纳过程。通过读书,不仅使学生受到书中人物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质的感染,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深化,而且锻炼了语言感受能力,受到美的感染。当然,对所读的书,应加以选择,是适合儿童读的书,并应加强指导。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一是选读一些浅近的政治读物,帮助其思想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二是选读一些介绍科学知识的读物,以丰富知识;三是阅读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积累语言。

3自己动手,办刊办报。首先是不要把办刊办报神秘化,认为高不可攀,而是从实际出发,水平逐步提高。可以个人办、小组办、中队办、大队部办、学校办、几个学校联办,让学生在这些自办的报刊上发表自己的作品,经受锻炼。事实证明,办刊办报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4)强化写的练习

作文练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古今中外的名家都强调多写。我曾经作过试验:六年级两个学生一个在半年内练习写日记、书信、记叙文等两万多字,一个按教材要求,不增加练习量。半年后,两个学生作文能力出现明显差异。经过测试,前者思维活跃、文笔流畅,较好地达到大纲要求,后者仍感作文困难。事物总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练写量的积累,就没有写的质的飞跃,在小学高段,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强化写的练习,是提高学生作


文能力的一项有效措施。

6、激励性原则

在作文教学自始至终过程中,应该建立起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作文实践的积极性。如学生优秀习作评展,指导修改中的激励,以书写、词、句、段、篇为内容,哪怕只是其中一点做得好,都应充分肯定,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笔的好习惯。

7、创造性原则

在作文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首先是尊重学生,保护他们的创造性。小学生作文和成人写作一样,也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其劳动成果也是以语言文字为表现形式的,但因人而异,具有强烈鲜明的个性特色。学生的创造性往往蕴含在个性特色之中。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审题立意,材料选择及加工处理,文章的谋篇布局,语言文字的运用等各个方面,发现学生的创造性,加以肯定和鼓励。

其次是组织各种活动,营造创造的氛围。如:举办优秀习作展评,优秀习作集锦,组织“小作家”研究会,组织学生向报刊投稿……。通过以上活动,把学生的创造性不断引入更深的层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59932d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