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说和做__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习题新人教版

2022-04-15 20:19: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7_2018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说和做__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习题新人教版》,欢迎阅读!
闻一多,说和,下册,人教,言行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01 积累运用

1.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ké)寻求宝藏.(×)

(2)十年艰辛,一部《校(xiào)补》赫然而出.(×)

(3)闻一多先生的话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dǒu)牛,声震天地!(√)

[解析:(1)“壳”应读为“qiào”.(2)“校”应读为“jià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

A.伴侣 深霄 心不在焉 B.独栽 卓越 望闻问切 C.梳头 硕果 沥尽心血 D.抱歉 小楷 无遐及此 (解析:A项“霄”应写为“宵”;B项“栽”应写为“裁”;D项“遐”应写为“暇”.)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

B.全军将士气冲斗牛....,奋勇杀敌,冲出了重围,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C.生活中正因为有了这种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人才会变得坚强,经得起挫折. ....D.鲁迅以笔作刀枪,慷慨淋漓地揭露了辛亥革命的弊端. ....

(解析:D项“慷慨淋漓”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真正美丽的生命应该像闻一多先生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①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地阻断;有时,它也许会被无情地搁浅 ②但是,生命之所以美丽,正在于它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 ③执着地追求着真善美

④它不会趋炎附势地扭曲自己的形象,不会莫名其妙地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 ⑤在生命的底蕴中,始终流动着人类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 A.③④①②⑤ B.③①④②⑤ C.④①⑤②③ D.⑤①③④② 5文学常识填空.

(1)臧克家,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2)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 与诗》《唐诗杂论》等. 6.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闻一多先生去世之后,许多文人、学者、革命家都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请你用一 句简短的话,评价一下闻一多先生.

朱自清: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心:闻一多的死是一首伟大的诗,他给我们留下了最完美、最伟大的诗篇. 我的评价:[示例]为研究,发零乱,废寝食,终得骄人成就;反独裁,为国民,捐 身躯,留名千秋青史. (2)根据课文内容拟写上联.

上联:[示例]闻一多唐诗杂论严谨治学




下联:邓稼先两弹一星刻苦钻研 02 课内精读

阅读“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他,是行的高标”选段,回答问题. 7.“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这句话中的“这”指代什么?

[示例]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8.文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 全一致?

[示例]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9.结合加着重号的词语,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 ........

[示例]这里是细节描写,描写了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 的颂扬与景仰之情.

10.体会“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的含义以及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示例]含义:闻一多先生既是卓越的学者、优秀的诗人,又是英勇无畏的革命烈士;同 时也突出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的伟大品格.作用:总结全文,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言行 一致的高尚人格. 03 拓展阅读

闻一多先生上课

汪曾祺

①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②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待了一年.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图书馆在楼上.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为闻先生总不下楼.

③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④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⑤楚辞班人不多.闻先生点燃烟斗,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他写字有一特点,爱用秃笔.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⑥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的、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⑦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世无第二人.他也讲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河岳英灵集》但是讲得最多,讲得最好的,是晚唐.他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李贺,




同时讲到印象派里的点画派,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凝视之,则可感觉到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讲唐诗,必须本人既是诗人,也是画家,有谁能办到?闻先生讲唐诗的妙悟,应该记录下来.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上课从不记笔记.听说比我高一班的同学郑临川记录了,而且整理成一本《闻一多论唐诗》,出版了,这是大好事.

⑧我颇具歪才,善胡诌,闻先生很欣赏我.我曾替一个比我低一班的同学代笔写一篇关于李贺的读书报告——西南联大一般课程都不考试,只于学期终了时交一篇读书报告即可给学分.闻先生看了这篇读书报告后,对那位同学说:“你的报告写得很好,比汪曾祺写得还好!”其实我写李贺,只写了一点:别人的诗都是画在白底子上的画,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故颜色特别浓烈.这也是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对学生鉴别的标准: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不喜欢人云亦云,只抄书,无创见.

(选自《人间草木》)

11.选文第①②段用了两个事例来体现“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请简要概括这两个事例. (2)

[示例]①抗战期间蓄须明志.②整天在图书馆专心治学.(每点1) 12.结合文意说说第⑥段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含义.(2)

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 ..[示例]“叫座”指闻先生讲课非常有吸引力,来听课的学生很多.(2) 13.汪曾祺为同学代笔写的读书报告为什么会受到闻先生的赞赏?(3)

[示例]因为汪曾祺对李贺诗歌特点的分析准确形象(1)法新颖有创意(1) 有人云亦云,闻先生等许多西南联大的教授都赏识这样的学生(1).

14.请你发挥想象,把闻一多先生教古代神话时学生听课的情景描写出来.(要求:至少使 用一种修辞手法和一个成语,60字左右)(3)

[示例]闻老师口讲指画,绘声绘色,学生们仿佛置身于远古的天地中,如春天的小苗, 接受着闻老师知识的灌溉.(修辞1分,成语1分,语句通顺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5e30af96b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3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