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雷雨优秀教案完整版

2022-05-01 04:06: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高中语文雷雨优秀教案完整版》,欢迎阅读!
优秀教案,整版,雷雨,人教,语文

雷雨(节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明确识记戏剧的基本文学常识。

2. 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简介。 能力目标

1. 体会时间、场景、人物和矛盾冲突的集中,是剧本的基本特征。 2. 通过语言的品味来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的个性特点。

3. 认识资产阶级伪善、冷酷、凶狠的阶级本性及其腐朽的家庭生活,从而认识 旧社会制度的黑暗和罪恶。

德育目标 通过分析剧本的矛盾冲突,认清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揭 这种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 教学重点

1. 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剧情。

2. 学习起伏跌宕的戏剧情节,紧凑的戏剧冲突和周朴园、鲁侍萍的性格刻画。 学难点

1. 鉴赏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2. 揭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腐朽性。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戏剧的有关知识。

2.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介绍。

3. 梳理节选部分的剧情。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龙须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茶馆》让我们默默难忘,今天我们要 学的这篇课文就是曾引起轰动的《雷雨》,因为它是上个世纪 30 年代时作家 曹禺为我们勾勒出的一幅图卷, 即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空气里一场即将到 来的社会大变动的雷雨。

二、解题 1.戏剧知识介绍 戏剧是一门怎样的艺术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 西方戏剧即指 话剧。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世界各民 族的戏剧都是在社会生产劳动和阶级斗争的基础上,由古代的歌舞、伎艺演变 而来。后逐渐发展为由文学、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组成的 综合舞台艺术。按结构规模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语言表现形式可分为话 剧、歌剧;按题材和年代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现代剧、历史剧等。 2.作者介绍

曹禺( 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和“当代 语言艺术大师”。他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从小耳闻目睹了大量剥削阶级 的丑闻,这对他以后创作《雷雨》及其他剧作,有很大的影响。他曾在南开中 学和清华大学读书,学生时代,就喜欢戏剧,受莎士比亚等欧洲戏剧大师作品 影响较大。经过多年构思,几易其稿,于 1933 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完成了 他的女子作《雷雨》。其后,


又写了《日出》《原野》《蜕变》《北京人》等 剧本,这些剧本奠定了他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解放前,曹禺和老舍赴美 讲学, 1949 年,他们应召回国。其后他又创作了《明朗的天》 《胆剑篇》(与 人合作)、《王昭君》等剧本。

3. 有关《雷雨》 《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话剧,是一部深刻揭露反动资产阶级的罪恶本 质、反映 30 年代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的悲剧。

《雷雨》的内容情节安排,充分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能。作者把三十多年 间发生过的事情,集中地放在周公馆的客厅里重现,时间只从当天中午延至午 夜,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展开了戏剧冲突:封建资本家周朴园之妻 繁漪不堪他的专横,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周萍又勾引了婢 女四凤。繁漪出于嫉妒,通知四凤的母亲侍萍把她领走,而侍萍正是三十年前 被周朴园始乱终弃的侍女,她正是周萍的生身母亲。而被她带走的儿子鲁大海 却又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作为罢工的工人代表,正和周朴园面对面地展开斗 争。这些矛盾同时在这天下午激化,趋向高潮。经过一番矛盾冲突,周萍、四 凤知道了他们之间原来是同母兄妹,于是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 四凤也送了命,周萍也开枪自杀……这个罪恶的大家庭终于崩溃了。而这一切 是在雷雨之夜进行的,这就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变革中国现实的大雷雨即将来临。 三、整体感知课文

1. VCD 播放《雷雨》剧情片断。

2. 分角色朗读课文,熟悉节选部分的剧情。(有条件的可在课前观看电影《雷 雨》) 3. 提问:《雷雨》第二幕中出场的人物主要有哪几位?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明确:这一幕出场人物主要有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和周萍。这四个人原本 是一家,分别为夫妻、父(母)子、兄弟的关系。但 30 年后,他们之间的关 系变得十分复杂,已超出了家庭、血缘的意义,表现为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 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 以及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 家与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工人之间的尖锐的阶级冲突。

4. 提问:本课一共节选了两场戏,试梳理这两场戏的情节。

学生思考后明确: 第一场戏:写三十多年后周朴园与鲁侍萍再次相见。意外相见,二人之间展开 了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

第二场戏:写周朴园与鲁大海、侍萍与周萍的相见。父子相见,却是仇人,血 的控诉,让人不忍卒听;母子相见,却无法相认,还不能不喊出“这真是一群 强盗”。本场主要是由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展开的矛盾冲突。

四、课堂小结 欣赏戏剧作品,首先应了解戏剧的发展等有关知识。在对剧本这种文学体裁有 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应着重阅读剧本,了解作品的戏剧冲突,看哪些冲突是主 要的,冲突的实质是什么,进而明确这样的冲突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五、布置作业

1. 课下同学们选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练习。 2. 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

雷雨(节选) (第二课时 ) [教学要点]

1. 分析戏剧的矛盾冲突。


2.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具体研习课文 1. 分析戏剧的矛盾冲突

(1) 自开头至“周朴园:……这一点钱你不收下,将来你会后悔的”为第一 场。指定一名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第一场的情节。要求叙述时尽量详细点。

(2) 提问: 30 年前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婚恋情形如何?侍萍因何遭遗弃并于大 年三十的晚上投河? 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然后讨论、分析,教师巡回点拨。 (3) 提问:周朴园对“死去”和活着的鲁侍萍有怎样的变化?这反映了怎样 的阶级矛盾?

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关键语句,反复朗读,体会前后的变化,感受其间存在的阶 级矛盾。 ( 4)学生思考:周朴园三十年来所做的一切(打听下落,保留旧家具,记住 生日等)可看出他对侍萍是真情,还是假意呢?

( 5)品读鲁侍萍与周萍母子相见的段落,思考侍萍因何欲言又止?

明确:在周萍打了鲁大海两个嘴巴后,鲁侍萍对周萍说:“你是萍 ...... 凭—— 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这断断续续的一句话, 道出了人物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侍萍迫切想见到自己阔别三十年的儿子, 却没想到竟看到了如此令人痛心的 场面。她的感情由“想念”一下变成了“愤慨”。因为一道森严的阶级壁垒已 经横在她面前。阶级的对立,使她再也不能叫出“萍儿”这个长久在心底呼唤 的名字了。 6)学生默读周朴园与鲁大海相见的场面,思考父子因何反目成仇? 2.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1)精读有关周朴园的对话部分,找出能体现其性格特点的话,分小组讨论。 每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并把对周朴园性格特点概括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师生 共同梳理。 2)精读有关鲁侍萍的对话部分,找出能体现其性格特点的话,分小组讨论。 3)细读有关鲁大海的语句,体会鲁大海的性格特征。

三、课堂小结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雷雨》毁灭的有价值 的东西是什么呢?应该是在命运的困顿中苦苦挣扎而又难逃摧残和拷打的人 性,因此,《雷雨》也是一出人性悲剧。对周朴园这个人物,我们在分析、理 解的过程中,应看到其悲剧的一面,应看到其性格的复杂性。不能一味地因循 前人对他的看法,要从人性悲剧的角度挖掘其性格的另一面。 四、布置作业

1.继续准备戏剧表演。由课代表组织同学准备道具。

2.自行组织小组,准备“周朴园是否爱鲁侍萍”的辩论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5ec3af06c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9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