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小学低年级学生背诵记忆古诗

2022-04-23 20:11: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引导小学低年级学生背诵记忆古诗》,欢迎阅读!
低年级,背诵,古诗,引导,记忆

如何引导小学低年级学生背诵记忆古诗

作者:李蔚

来源:《广西教育·A版义务教育 2015年第1



玉林市陆川县大桥镇雅松小学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背诵记忆 古诗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1A-0098-01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没有识记与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他的话充分说明了背诵的重要性。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背诵的作用,教会学生记忆、背诵古诗的方法。

一、读诗——在反复诵读中记忆

在古诗启蒙教学中,诵读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诵读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诵读记忆,如独自朗读、齐声朗读、默读、对话朗读、加手势表演朗读等,并且注意各类诵读方法使用的次序性,让学生通过自由读、充分读、反复读,逐步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在读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感受古诗的意境。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回乡偶书》一课时,笔者采用了如下诵读方法和诵读次序引导学生诵读记忆:首先,学生独自朗读。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标示出不懂的字音或易混淆的字,如偶、鬓、衰等字。其次,教师领读。教师作示范性朗诵,学生跟读,引导学生注意句子的停顿,解答学生标示的偶、鬓、衰等难字。再次,全班齐声朗读,检查学生的难字问题是否已经解决,学生是否已理解诗的意境。让学生在朗读中把握作者悲喜交加的情感。最后,加手势对话表演读。引导两个学生读诗,一个读诗的前半部分,另一个读诗的后半部分,根据诗的意境,配上相应的手势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如读出悲喜交加的纠结语调,读到“鬓毛衰”时则抚摸一下鬓角等。

多样化的朗读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把古诗内容读通读顺,是小学低年级古诗启蒙教学的第一步,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画诗”——在绘画中记忆

“画诗”是以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绘画兴趣,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为依托,让学生通过丰富的联想,使诗中的景物跃然纸上的教学方法,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提升记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古诗的难易程度,将“画诗教学法”分为两种情况:一方面,对于较易理解的古诗,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理解诗意后,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由发挥想象力,描绘出心中的画面,教师适时进行语言鼓励,尊重学生的创造。如在教授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望庐山瀑布》一诗时,很多学生都亲眼看过瀑布,对诗中所描绘的壮观瀑布景象能产生如临其境之感,能通过自身的理解,将诗中一幅壮丽的山水画描绘出来。另一方面,对于较难理解的古诗,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含义,并让学生明确所要描绘的画面有哪些构成要素,充分理解古诗后再动手绘画。教师可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形象性思维占据主要地位的特点,播放相关的视频或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诗中的画面。学生根据所看到的景象,结合自己的理解,就能描绘出诗中的画面。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悯农》一诗时,由于许多城市中的孩子没有经历过耕种的过程,因而对


此诗中的景物无法理解,为此,笔者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农民伯伯顶着烈日挥汗如雨地除草、松土、施肥的视频。教师无需过多解释,学生便能体会到诗中所描绘的农民劳动时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多媒体的运用丰富了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更具趣味性,为学生营造了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增进理解,强化记忆。

三、“演诗”——在表演中记忆

“演诗”能把诗中的人物生命化、声音形象化、故事生动化,通过场景演绎和角色模拟,让学生设身处地领会诗中意境。演诗的形式有很多,主要包括话剧编排、声音模仿、角色扮演等,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合理设计场景和故事剧本,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最适宜的表演形式。如在教授人教版语文第三册《回乡偶书》一诗时,笔者应引导学生进行如下话剧表演。

师(旁白):贺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年八十六岁,这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

(生1、生2、生3、生4扮演小孩在村头玩耍,生5扮演老人慢慢走来。)

1:你是谁呀?

5:我……

2:你是从哪里来的?

5:我……

3:我怎么没见过你的呢?

(生5眼角湿润,手摸鬓角……)

学生4:老伯伯你怎么哭了?

(生5无以言对,在田边独自哭泣……)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笔者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全诗的情境,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表演中加深了对该诗的理解,强化记忆。

读诗、“画诗”“演诗”有助于学生加强对古诗的背诵记忆,达到了有效启蒙的目的。但是,教师切勿生搬硬套,而要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们的具体学习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小学低年级古诗启蒙教学的效率。

(责编 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636fff5f4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