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依依诉柔情教学设计1

2022-08-10 05:13: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杨柳依依诉柔情教学设计1》,欢迎阅读!
杨柳依依,教学设计,柔情

《杨柳依依诉柔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图片、文字、诗词、文章等,让学生初步感知柳文化,学习主题文化的研讨。 2.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借助图片、文字、诗词、文章等,让学生初步感知柳文化,学习主题文化的研讨。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柳的诗词。 教师:制作教学用ppt 教学过程:

一、识柳知特性

1.看甲骨文“柳”分析其组成,说说我们的祖先把“柳”字造成这样,是什么意思呢?看“柳”的各种字体,了解“柳”的演变过程。

2. 配乐欣赏一组春柳图,请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二、咏柳品意蕴 (一)咏柳颂春

这样的柳树总能引发人们的诗兴。你看到这样的柳树,会脱口而出吟出哪些诗句? 指导读《咏柳》

出示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中咏柳颂春的诗句,生感情朗读。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南《绝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高鼎《村居》 (二)咏柳喻美

1. 读无题目的《浅翠柳》,说说你感觉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初步体会《浅翠柳》咏柳喻美。

2.感情朗读其他咏柳喻美的诗句: 1)柳枝井上蟠(pán,莲叶浦(pú)中干。——(唐)李商隐《柳枝五首》

(据《柳枝五首》的序言,柳枝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平民女子,擅长音乐,诗人与她情投意合。可柳枝却被权贵娶走了,李商隐便作了《柳枝五首》以示思念。蟠:屈曲,环绕,盘伏。浦:水边。诗中的“柳枝”和“莲叶”分别喻指意中人和诗人自己。 2“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唐)白居易《长恨歌》

(这句是唐明皇在杨贵妃被赐死马嵬坡之后回到宫中,触景生情,含泪思念杨贵妃。意思是:芙蓉开得像玉环的脸,柳叶儿好似她的眉,此情此景如何不心生悲戚? 3“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唐)白居易《不能忘情吟》

(樱桃和小蛮都是白居易的两个家妓。樊素善歌,小蛮善舞。意思是:樊素的嘴小巧鲜艳,如同樱桃;小蛮的腰柔弱纤细如同杨柳。现代人形容美眉们说什么樱桃嘴、小蛮腰或杨柳腰,就是从白居易那里学过来的。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唐)李商隐《赠柳》

(这是李商隐写的一首与自己相爱的女子离别的诗。他由京师到楚地路途遥远,与女子离别,人迹已经消失,心却依依不舍。此时的杨柳代指的更可能是他深爱的女子。意思是:早就听到不少人赞美柳树风流至极,如今看到了,正当婀娜多姿时。 补充用“柳”形容女子的词语。


(三)咏柳寄情

1.生借助学习单小组学习。 学习单:

1)结合注释,自主学习《柳枝·江南岸》这首词和这些诗句。

2)同桌合作朗读并讨论:从这些诗词中,你体会到作者借咏柳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是怎样体会到的?

柳枝·江南岸 (宋)朱敦儒 江南岸,柳枝;江北岸,柳枝;折送行人无尽时。恨分离,柳枝。 酒一杯,柳枝;泪双垂,柳枝;君到长安百事违。几时归?柳枝。

①柳枝:词牌名。

②柳枝:为词中反复出现的伴唱声。此外,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③违:不顺心。 [

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往日离家出征,杨柳轻柔,随风而舞.如今返回故乡,纷纷雪花,漫天飘飞. 这是一首写一位被遣戍边的兵士从出征到回家的诗歌.这四句,是诗中情景交融的名句.“依依”,“霏霏这两组叠词,不但把柳枝的婀娜姿态、大雪的飞舞飘扬描绘得十分肯体、生动,而且非常形象地揭示了这一征人的内心世界.“杨柳依依表现他春天出征时对故乡、亲人恋恋不舍的心.“雨雪霏霏使我们联想到他在征程中经受的许多磨难,并衬托出他在返家时满怀哀伤悲愤心情.清人王夫之说这四句诗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②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 ③纤纤折杨柳,持取寄情人。——张九龄《折杨柳》

④春思春愁一万枝,远村遥岸寄相思。—— 唐彦谦《柳》

⑤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小组展示交流汇报,适时了解关于“柳”的民风民俗(插柳迎春、戴柳游春、射柳游戏、折柳赠别、植柳思乡、以柳驱邪等) (四)补充过渡:

柳意向发轫于《诗经》,形成于六朝,盛行于唐宋。仅以唐代为例,据《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统计,《全唐诗》中出现“柳”意象的诗歌是2703首。初步统计,《全唐诗》中仅仅专门咏柳的诗就有400多首。 (五)托柳言志 浏览《杨柳(节选),说说文章赞美了杨柳的什么品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与柳结情缘

师配图介绍古往今来与柳结下情缘的名人。如果你也是爱柳之人,你想如何表达? 四、由柳及文化

师由柳文化(柳诗、柳词、柳文、柳画、柳赋、柳曲等等)引申到中华传统文化,(梅文化、兰文化、竹文化、山文化、水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戏剧文化等等)鼓励同学们课下继续探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70af72757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8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