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阅读答案及赏析

2022-04-26 07:1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文阅读】《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阅读答案及赏析》,欢迎阅读!
晓行,溪北,古诗文,阅读,赏析

【古诗文阅读】《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阅读答案及赏析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柳宗元

宿云散洲渚, 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 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 偶此成宾主。 【注】

①此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愚溪北池在永州愚溪钴?潭北。

②洲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这里指水边山地。 村坞:村落。

(1)诗中第三、四句中哪一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惊”字。用了拟人手法,夜雨乍晴,沾在树上的雨点,经风一吹,仿佛因受惊而洒落,奇妙生动,写活了小雨点,饶有情趣。(或:“临”字。不说池旁有高树,而说高树下临愚池,“临”字突出了树的高,为下句写风吹雨落的情景作了铺垫。)(意对即可)

2)用了移情入景的手法。诗人首先描绘了一幅池旁山村高树、雨后云散日出的明丽动人之景,最后诗人把自己融化入景,成为景中的人物,表达了自己在优美景物下难得的闲适、舒畅和欣喜之情。(意对即可) 二:

1)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2)“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句中有两个字用得很好,试选一字简析。(4分)

3)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偶此成宾主”一句的理解。(4分)


答案:

1)描绘了一幅清新明丽的画面。(概述画面特点1分)夜雨初晴,隔宿的缕缕残云从江渚上飘散开去,初升的阳光明媚地照着村庄,一 片祥和景象。(具体叙述1分)(意思对即可)

2)“临”(1分)字化静为动,(1分)生动地写出了夜雨之后,池水上涨水面愈加开阔,高树下临愚池的景象,(1分)突出了高树,与下句联系更加密切;(1分) “惊”(1分)字运用比拟手法,(1分)生动地描写了高树宿雨,经晓风一吹,仿佛受惊而洒落 的情景;(1分)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心境的宁静愉悦。情趣盎然,堪称奇妙。1分)

3)雨后北池如好客主人,向清晨独步造访的诗人捧出清新明丽之景,使他获得心灵的慰藉。诗人的清闲与北池的清境彼此投合,有如宾主相得。(2分)“偶”字还表明诗人被贬后少有如此闲适,从而抒发了难得的暂忘烦忧、纵情自然的喜悦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 赏析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首山水诗。此诗描绘了愚池雨后的晨景,眼前景物的明丽动人,抒发了暂时忘却烦忧,醉情于清新明丽的大自然的喜悦之情,更是隐喻诗人怀揣着经历风雨后必定会红日升空的信念。

这首诗描绘了愚池雨后的晨景。它通过对“宿云”、“晓日”、“高树”和“清池”等景物的描写,展示了一幅雨霁云销的明丽图景。

诗人紧扣题目中的“雨后晓行”先概写愚池周围环境。首句“宿云散洲渚”把时间推到昨夜,点明夜里一场雨后,天空中的最后几片残云,从水中的沙洲上飘散而去。这时,早晨的太阳渐渐升起,灿烂的阳光照耀着远近村落,使之呈现出一片光明。

起首两句,从形象地描写雨后愚池的景物入手,来点明“雨后晓行”。夜雨初晴,隔宿的缕缕残云,从洲渚上飘散开去;初升的阳光,照射进了附近村落。这景色,给人一种明快的感觉,使人开朗,舒畅。三、四句进一步写愚池景物,构思比较奇特,是历来被传诵的名句。“高树临清池”,不说池旁有高树,而说高树下临愚池,是突出高树,这与下句“风惊夜来雨”有密切联系,因为“风惊夜来雨”是从高树而来。这“风惊夜来雨”句中的“惊”字,后人赞其用得好,宋人吴可就认为“‘惊’字甚奇”(《藏海诗话》)。夜雨乍晴,沾满在树叶上的雨点,经风一吹,仿佛因受惊而洒落,奇妙生动,真是把小雨点也写活了。这里也隐喻诗人自身所处的环境,虽然被贬,但仍怀抱着昨日风雨终会逝去,明日骄阳必定升起的信念。末二句,诗人把自己也融化入景,成为景中的人物。佳景当前,正好遇上诗人今天心情舒畅,独步无倡,景物与我,彼此投合,有如宾主相得。这里用的虽是一般的叙述句,却是诗人主观感情的流露,更加烘托出景色的幽雅宜人。有了它,使


前面四句诗的景物描写更增加了活力。这两句中,诗人用一个“适”字,又用一个“偶”字,富有深意。它说明诗人也并非总是那么闲适和舒畅的。

读这首诗时,就宛如欣赏一幅池旁山村高树、雨后云散日出的图画,画面开阔,色彩明朗和谐,而且既有静景,也有动景,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从而读出诗人心中那份乌云终会散去,光明终将来临的坚定的信念,诗中所抒发的情,与诗人所描写的景和谐而统一,艺术处理上是成功的。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722b2ee7e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