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心理学知识

2023-05-09 14:24: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心理学知识》,欢迎阅读!
埃里克森,社会化,心理学,理论,知识



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理学知识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中的前五个阶段是教招考试的常考考点,需要全题型备考,其理论不难理解但记忆起来容易出现混淆现象,希望今天的讲解有助于您对其有更清晰而深入的认识,帮您准确拿分。

一、婴儿期:基本的信任感对不信任感(0-18个月) ()冲突:这个阶段,当孩子哭闹时,父母能哄孩子,孩子就会产生信任感;如果父母不哄孩子,孩子就会认为父母不爱他,进而产生不信任感。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

()人格发展任务:尽量使婴儿的需求得到满足。

()发展障碍的特征:如果儿童具有基本信任感超过基本不信任,就会形成“希望”的美德。得到信任的儿童对未来怀有希望,而缺乏信任的儿童不可能怀有希望,因为他们必须为需要是否能够得到满足而担忧。

二、儿童早期:自主对羞怯与怀疑(18个月到3)

()、冲突:为什么产生: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 3




()、人格发展任务:一方面要要给予适度的自由,给予独立,另一方面适度的控制保护,培养其意志的美德。

()、发展障碍的特征:过多干涉让儿童过多地感到羞怯,将会导致暗地逃避,形成慢性的心境。羞怯是怕被人看见的意识,怕被暴露,产生退缩之感。使儿童羞怯并且不能很好的发展自己的能力,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

三、学前期:主动感对内疚感(3-67)

()、冲突:如果成人无心回答儿童的问题,嘲笑或讨厌他,主动就变成内疚。如果这时期某些最美好的愿望或幻想被压抑,以后就没有主动性。(拆电动小汽车)

此外孩子喜欢主动帮他人做事,若能获得鼓励,就会获得主动感。但有的家长不让孩子做事,不让孩子探索,孩子就会产生内疚感。 ()人格发展任务:孩子喜欢主动帮他人做事,若能获得鼓励,就会获得主动感;并且要保护好奇心。

()发展障碍的特征: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的主动性,无法发挥自我价值感。 四、学龄期:勤奋感对自卑感(67-12)

()、冲突: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

()、人格发展任务:自卑往往是因为嘲笑与漠不关心导致的,

2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76039f9f5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