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透视法

2023-01-18 23:25: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焦点透视法》,欢迎阅读!
焦点透视

焦点透视法

焦点透视,又称定点透视,指的是将视角固定在一个位置上,才能得到稳定的形象,不同距离的物体得以在同一画面上正确体现近大远小的关系。

名词解释

西方绘画的透视法,其基本原理,将隔着一块玻璃板看到的物象,用笔将其画在这块玻璃板上,就得出一幅合乎焦点透视原理的绘画。其特征是符合人的视觉真实,讲究科学性。艺术科学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运用焦点透视,掌握了表现空间的规律。 原理

焦点透视的原理,是根据人"'(视点)的高度,看去便形成一个放射状份圆锥体,圆锥体在画面上所截下的图形就是焦点透视图。在这个圆锥体内的景物,是人眼所能清楚看到的,称为视圈,通过视点的水平面与画面的交线是视平线。人的眼好比是一架照相机,愈远的东西映在视网膜上的就愈小,极远处消失在视平线上的一点.称为灭点(消失点),愈近的东西自然就愈大了。

焦点透视与中国画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所说的"且夫昆仑之六,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靓,近以数里,则可图干寸眸,城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可见那时已经认识到近太远小的透视原理。

宋代山水画家李成,曾用仰视的透视方式仰画飞檐,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称这种画法为"掀屋角"。可能这种视法不符合欣赏者的习惯,中国画家用的不是太多。

清代年熙尧认为'爱言中土工绘事者,或千岩万壑,或深林赛夺,意匠经营,得心应手,因可纵横自如,淋漓尽致而相赏千尺度风裁之外,至于楼阁器物之类,欲其出入规矩,毫没无差,非取则于泰西之法,万不能穷其理而造其极。"

典型名作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即是焦点透视的典范之作,在平面上创造了三维空间。如果没有焦点透视法就没有西方的写实性绘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76b39d7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