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第一章思维导图知识点总结

2022-12-17 07:2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第一章思维导图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知识点,教育学,思维,总结,教师

第一章 教育教育

第一章 教育教育

第一节 教育

广义:凡是增进人民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意义。(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一、概念

狭义: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 本质属性:质的规定性,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性,意识性,育人性。

属性



教育者:教的主体

等级性与政治,法律有关

阶级性与经济有关

历史性:不同,原来有后来没有

社会属性:永恒性,阶级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等级性

基本要素

个体发展功能

对象

社会发展功能 正向功能 教育的功能 方向

负向功能 显性功能

呈现形式

隐形功能



教育者:学的主体 继承性:相同,原来有后来有

教育内容

教育影响:客体

教育措施:方式,方法 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措施>方法



晏阳初:平民教育家,采取学习、家庭、社会教育三大方式→三合教育→广义教育 孟子:《孟子•尽心上》教育”一词最早见于本书|教与育最早连在一起

知识点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最早解释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雅斯贝尔斯(德国)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把教育看作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的思想家。

二、教育的起源



学说

神话起源说(产生最

早)

代表人物 朱熹(宋)

主要观点

与宗教有密切关系,认为教育与万事万物一样,都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知行统一”: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生物起源说教育史上

第一个) 心理起源说

利托尔诺(法) 沛西•能(英) 孟禄(美)

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忽视了教育的社会性作用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模仿,忽视了教育社会性作用

劳动起源说

马克思 恩格斯

米丁斯基 凯洛夫(建国初,对我

国影响大)

独立形态 生产

原始形态(特点) 三无 专门性 三生 生活

阶级性 生产劳动

夏→有了非正式的学校教育形态 商→有了正式的学校

奴隶时期 西周→最早学科教育的出现,政教合一,“国学,乡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东周→私学,是我国教育史的里程碑,孔子

战国 古代中国 西汉→汉武帝刘澈之后,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了太学 三国:魏蜀吴 晋:东西晋

隋→重“科举考试”

封建时期

唐→出现“六学二馆” 皇子皇孙的学校

宋→宋以后,儒家缩减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 明→明以后,八股文定为考试固定形式

清→清下令 废科举兴学堂,标志我国制度化教育新阶段



古代教育

以家庭教育为主 婆罗门 婆罗门教育 记诵《吠陀》经 等级 刹帝利 僧侣是唯一的教师 吠舍 古代印度

首陀罗 背诵经典

佛教教育

钻研经义 古代埃及 宫廷教育:法老教育皇子皇孙 春秋

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揭示了社会性是教育起源的关键所在。

(以僧为师 职官学校:普通官员,以吏为师,以法为效

以吏为师) 文士学校:平民,开设最多

古雅典:文雅教育的源地,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政治家和商人

古希腊

古斯巴达: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

古罗马 家庭教育是主要形式,拉丁修辞学校招收16-18岁文法毕业生 目的:培养雄辩家

教会教育

中世纪欧洲

目的:培养教师和僧侣

象征性 阶级性

古代教育的特点: 道统性

刻板性 专制性

记忆术:向街道刻字

内容:七艺: 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数、几何、天文、音乐

骑士教育 目的:培养封建骑士

内容:骑士七技 (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文艺复兴时的欧洲 人文主义:以人为本 代表人物:维多利诺(意)、埃拉斯莫斯、拉伯雷和蒙田(法)



国家加强对教育的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德国最早普及义务教育

近代教育特点

教育世俗化,从宗教中分离 教育法制化

现代教育20世纪后)特点: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终身化 (全民多现身)

口诀:“法国义世”

1




第一章 教育教育

第一章 教育教育

第二节 教育

一、 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研究对象: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 研究任务:教育问题,教育现象,教育规律)

. 教育学的研究价值1、超越日常教育经验;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3、有利于掌握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规律;4、有利于建构教师合理优化

的知识结构5、培养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 发展概况:

(一)萌芽阶段 奴隶社会——17世纪 1、中国:一人一书:孔子,《学记》

1)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春秋末期人 学说核心:“仁”和“礼”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育目的:培养“士”和“君子” 教学原则与方法:

A. 启发诱导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B、因材施教原则:朱熹概括孔子教学时提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C、学思结合原则:“学而不思则罔,

D、谦虚笃实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关于道德修养的方法

A、立志有恒:“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仁”是最高道德标准 B、自省自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吾日三省吾身,……”

C、身体力行:“敏于事而慎于行”“讷于言而敏于行”“言必行,行必果” D、改过迁善:对自己的错误有正确态度,他人错误要谅解 教师观:“学而不厌,毁人不倦”

示范性:“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学记》: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教育学的雏形” 作者:乐正克 教育的作用: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化民成俗,其必有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 教育与个体的关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发展阶段:

(一)萌芽时期: 奴隶社会——17世纪 (二)独立阶段: 17世纪 —— 18世纪 (三)科学教育学阶段: 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 (四)发展多样化阶段: 19世纪末——24世纪初 (五)教育学的分化与拓展阶段:20世纪 ——



性善论:富贵不能淫

孟子 教育目的:明人伦 “大丈夫”人格 性恶论

荀子 教育的作用:“化性起伪” 学习过程:闻、见、知、行 “兼爱非攻”

墨家 教育内容:注重科学技术和训

练思维

知识来源:亲知、闻知、说知 教循自然原则 道家 教育目的:“上士”“隐君子” 教学方法:“怀疑”“辩证法”











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提出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体现,主张按地方分别设学校

2方面:分成大成和小成,考核学生在学业只是学习和品德修养的表现、

教学原则:

A. 教学相长原则:“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B. 预时逊摩原则:“禁于未发谓之预”、预防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集体教育原则 C. 长善救失原则:扬长避短

D. 启发诱导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E. 课内外相结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在学校有课业,在家休息有课外练习;“藏息相辅” F. 巩固性原则:温故而知新

G. 循序渐进原则:学不躐等、杂施而不逊、不陵节而施

论教师:提出了“师道尊严”的思想,高度评价老师的作用,以教师为中心,不是素质教育 2 西方:4

1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

产婆术:四部分:讽刺,助产术,归纳,定义 三部分:讽刺,定义,助产术 突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 2 柏拉图 (公元前427——公元前339 作品:《理想国》

教育理想目标:培养 哲学家,军人,劳动者 3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公元前322 作品:《政治学》

教育目的:不仅为国家培养人才,还要是年轻一代和谐发展 实施 德,智,体 三育;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

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4 昆体良 (公元35——96 古罗马,奴隶社会 作品:《论演说家的教育 也叫《雄辩术原理》 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 作品是西方第一本教学法论著

(二)创立阶段 5个人 17世纪——18世纪) 1)培根

1623 《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

近代实验科学鼻祖

归纳法

2)夸美纽斯 教育学之父

1632年《大教学论》:近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近代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 教育观点:

A、泛智:主张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平等受教育 B、班授制 C、学年制

D、适应自然:遵循自身规律

2



研究自然教育的三个人物



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 夸美纽斯:第一次明确提出

卢梭:自然主义

西

三个里程碑著作



《理想国》——柏拉图 《爱弥儿》——卢梭 《民本主义与教育》——杜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7cf0066be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