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单元提升

2022-07-12 15:44:4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单元提升》,欢迎阅读!
单元,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上册,沦为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提升

【知识网络】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重点知识突破

一、比较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英国



五口通商



香港岛



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



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英、法是主谋,美、俄是帮凶

增开十一处通商口岸

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俄国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

主权进一步丧失,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典例1 曾经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大清帝国一夜之间被英国人打得颜面扫地,这揭

开了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史。这场“揭开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史”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解析】由题干材料“大清帝国”“英国人”“揭开了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史”等信息,系所学知识可知是中英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揭开了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史。故选A项。 【答案】A

二、19世纪4060年代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时间 条约 1842

《南京条约》

主要内容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

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1843英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 《虎门条约》 建房的权利

1844中美《望厦条约》美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 和中法《黄埔条约》 权益 1858

《天津条约》

1860 《北京条约》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典例2 下列选项内容属于《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所共有的一

项是 () A.割占中国领土

B.外国军舰、商船可通航长江各口岸 C.准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传教 D.开放通商口岸

【解析】《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故选D项。 【答案】D

三、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后期



太平天国前期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建立“有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

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

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交主张



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蓬勃发展



典例3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将每户足够食用以外的粮食归入国库,有婚娶弥月、

疾病灾荒等开支,全由国库支给……这则材料说明太平天国 () A.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B.追求平等、自由的政治生活 C.具有平均主义色彩

D.满足了农民最迫切的愿望

【解析】紧扣材料中的“归入国库”“国库支给”分析可知,这体现了太平天国的平均主义思想,故选C项。A项是《资政新篇》的核心思想,排除;B项与史实不符,太平天国内部等级森严,排除;农民最迫切的愿望是获得土地,排除D项。 【答案】C

针对强化训练

1.下图是18201840年间,中国一项进口物品的统计图。请根据这一时段的历史知识做出判,该物品指的是 (C)

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A.谷物 B.棉纱 C.鸦片 D.茶叶

2.下面漫画再现了19世纪40年代中国屈辱的场景。图中持短枪的外国人代表的国家是 (D)



A.美国 B.法国 C.日本 D.英国

3.坐落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的鸦片战争博物馆是纪念性和遗址性相结合的专题博物馆。在这所博物馆中,你可以观看 (D)

①《鸦片战争海战陈列》 ②《虎门海战半景画》


③全国禁毒教育基地 ④《圆明园原貌图》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下图显示的是 (B)



A.鸦片战争期间英军的进攻路线 B.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的路线 C.太平军的北伐路线

D.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朝皇帝的逃跑路线

5.恩格斯在评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指出:“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对俄国有利”的主要原因是 (A) A.割占中国土地 B.强迫中国赔款 C.开放通商口岸 D.攫取关税主权

6.太平天国全盛时,已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这里的“全盛”主要是指 (A)

①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郊区 ②西征军攻占了长江中下游许多地方 ③太平军占领武昌,立起与清朝相对峙的政权 1860,太平军逼近上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下列关于太平天国的两个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B)



①都是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②都没有真正实施 ③二者的经济主张是互相矛盾的 ④都不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沉迷的帝国”和“堕落的帝国”分别指哪个国家? 英国、中国。

材料二 恩格斯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曾说:“英国政府的海盗政策已引起了一切中国人反对一切外国人的普遍起义,并使这一起义带有绝灭战的性质……虽然你可以说,这个战争带有这个民族的一切傲慢的偏见、蠢笨的行动、饱学的愚昧和迂腐的蛮气,可是它终究是人民战争。而对于起义民族在人民战争中所采取的手段,不应当根据公认的正规作战方法或者任何别的抽象标准来衡量,而应当根据这个起义民族所已达到的文明程度来衡量。”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腐朽的封建主义难以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材料三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3)对材料三中的“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你如何理解?材料三认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使命:实现近代化。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实现国家独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7d43e082c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