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诗

2022-10-07 07:1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闺怨诗》,欢迎阅读!
闺怨诗

2016高考语文古诗分类鉴赏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闺怨诗

闺怨诗

.主要知识点

闺怨,就是抒写思妇独守空闺的愁怨之情。 它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表现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

概念 态、生活境遇下复杂的心理状态。 “闺”的

本意是小门。古人建房其内室居住的往往是女眷,所以“闺”也常指代女性。“怨”,埋怨,抱怨也。

1、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

分类

起的怨情;2、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

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 感情。 模式

别离——盼望——孤单

1、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声等

常见言愁意象;2、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意象

等行为类意象; 3、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幕、帏、镜等室内用具类意象;

4,高楼、宫殿、玉阶、窗等庭院建筑类意象。 手法

比兴 心理描写 对比反衬 借景抒情等 1、浓重的感伤色调。唐代的闺怨诗,从整体而言,都呈现出一种婉约缠绵幽怨感伤之美 2、细腻的心理描写。一首诗,既是一幕人生

风格命运的悲剧,也是一曲痛苦心理的哀歌。除了特色 心理独白还往往通过 情态、动作的细节描写

来形象地刻画抒情女主人公的心理。 3、恰切的比兴、衬托、对比 ,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爱情的兴衰

1是抒发别离苦情的 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以及她的寂寞、冷清,对丈夫的关切、牵挂以及对游子的 思念、想望。例如: 【唐朝】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简析】这首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

主旨

理的变化。诗的首句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忽“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 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唐朝】金昌绪《春怨》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简析】以小见大。四句诗是典型的起承转合式结构。写她梦中去辽西和征夫相会。表现女主人公思夫之情的深切 与缠绵,思夫而不得的种种懊恼与惆怅。这首诗间接借闺怨来反映征戍之苦 点绛唇 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有人认为“愁”字是本词的“词眼”,你同意这种说法?请说明理由。

答案:同意。全词由写寂寞之愁,到写 伤春之愁,到写伤别之愁,到写盼归之愁,层层深入地写出了女子心中的万千浓愁。 2、是描写美人迟暮的,表达宫女在幽禁生活中白白消磨青春的哀怨之情;昔日承恩,今日冷落,美人迟暮伤情而 生幽怨悲愤。 长门 何事长门闭,珠帘只自垂。月移深殿早,春向后宫迟。蕙草生闲地,梨花发旧枝。芳菲自恩幸,看却被风吹。

3、是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的。诗人每以失意的宫女自况,感叹个人身世。嫦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春闺思 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1诗中两组叠音词的运用有何妙处?分别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分析。 答案:“袅袅”写柳枝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曳之态,“青青”绘桑叶葱茏青翠之色 ,这两个叠词渲染出 一种充满生机、令人沉迷的无尽春意,同时又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和音乐美。

2)这首诗中抓取了哪一细节?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内涵? 答案:抓取了“提笼忘采叶”这一细节:和众多的采桑女一样,本来是到郊外采桑叶喂春蚕的女主人公,却倚树凝思,一动不动,手里提着个空空的竹篮。这一特写镜头表明了她虽身在桑下却心不在“桑”,而是心事重重、不断思念自己远在渔阳从军的丈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7f14d2e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6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