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022-07-06 18:44: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理解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欢迎阅读!
概括,理解,主要,内容,如何

如何理解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所谓主要内容,是指对全篇文章内容的总概括,不同文体的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各不相同。

叙事的文章,主要写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涉及的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写人的文章,主要写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品质,有什么表现。介 绍事物的文章,一般从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特点、作用等几方面进行介绍。 写景的文章,一般介绍景物的特点。

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呢?方法主要有三种。

1自读质疑法。由文章的标题或围绕文章的主要事件自己提出思考的问题。

如阅读<向命运挑战一课,可以根据标题提出问题:谁在向命运挑战?他战胜命运了吗?阅读文章后可以提问: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他在科学上有哪些重大贡献?霍金向命运挑战的事迹给了我们哪些启发?

解决了这些问题,就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2段意合并法。先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把各自然段的意思连在一起,抓住重点归纳总结。

例如《草船借箭》这篇文章共有10个自然段。

12自然段写故事发生的原因,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才干,想用计加害于孔明。 38自然段讲草船借箭的经过,诸葛亮将计就计,再一次显示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910自然段讲借箭的结果,周瑜在与诸葛孔明的较量中再次失败。

将各段大意串联起来,即为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段”、“概括段意”,过去一直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训练重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没有涉及“段落”的概念,是因为过去机械、程式化的训练模式把教学引向了繁琐分析的桎梏中,它追求的是标准、统一的答案,忽视了我们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压抑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违背了阅读的规律。

分段、概括段意仅仅是把握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不能用统一、固定的模式让学生去说、去记,更不应该把它当成语文教学的目标而进行机械训练。 3根据文章的详略,抓重点段法。

如《飞夺泸定桥》,作者按时间顺序先写了为什么要夺桥——与敌人“抢时间”,突出一个“飞”字;再写怎样夺桥——“攻天险”,突出一个“夺”字;最后写夺桥的结果。


抓住重点部分,再根据开头、结尾的交代,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自然明白了:北上抗日的红军要夺取泸定桥,红军与敌人的援兵抢时间,抢先赶到了泸定桥,又战胜天险夺取了泸定桥,渡过大渡河,继续北上抗日。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每一种方法都不是唯一的,更不是独立的,了解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往往是几种学习方法综合运用的结果。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与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82b7423fb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9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