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教育随笔《画与话》

2022-12-15 05:3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教师教育随笔《画与话》》,欢迎阅读!
教师教育,随笔,小学

“画”与“话”

语文教学中,有许多的同音字。这些同音字,音同字不同,意义也不同。但在数学教学中,这样的同音字有时候却有音同意义也能相通的时候。不信,就请你来看一看、想一想,数学教学中画与话的意义吧!

在教学五年级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的时候,教师最爱选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题意,找出题里隐藏着的数量关系。可就是这样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很多时候却给学生带来更大的麻烦和困难。因为,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分析理解题意的能力各不相同。对于优生来说,学会画线段图无非是如虎添翼增强了分析应用题的能力,但对于中差生来说这样的方法却让他们如坐针毡,学习更为难受、更为困难。

因为,学生要把“画”转化为“话”,或者把“话”转化为“画”的这样一个过程是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集中体现。它需要一个非常复杂的思考过程和综合判断推理过程。

我们原想借助线段图直观理解题意,没想到却事与愿违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要求。但这样的方法又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所以,我们应该积极想办法引导学生学会把 “画”翻译成数学语言,把“话”,数学的分析过程更加形象具体地表现为“画”

你瞧,这不就是数学中音同意义也想同的最好例子吗?只不过这样的过程需要我们用心去领会,仔细去揣摩,找到它的切入点让学生多去练、多去说,以便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8a64b5a67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2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