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古诗词阅读理解

2023-04-16 07:0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古诗词阅读理解》,欢迎阅读!
秋声,李煜,飒飒,古诗词,阅读理解

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古诗词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乌夜啼 李煜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使用白描手法写秋夜风雨,并借风声、雨声等秋声反衬夜之寂静,让人倍觉凄凉。

B世事句言人生如梦,两句中的”“算来表现出一种空虚、疑惑、迷惘感,细腻传神。 C醉乡二句表明词人对未来已失去信心,在现实中又找不到解脱之路,只好遁入醉乡暂时忘却内心的愁闷。

D.全词鲜明地体现了李煜后期作品的特色,语言绮丽柔靡,情感真挚感人,对自己的苦痛毫不掩饰。

2烛残两句描绘了怎样的场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1D

2.这两句描绘了蜡烛燃烧得所剩无几,铜壶滴漏中水已漏尽,词人一次次地斜靠在枕头上,辗转反侧,躺下又坐起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坐立难安、心绪难平、痛苦难耐的凄凉悲伤的情感。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D.“语言绮丽柔靡错误。本词没有用典,没有精美的名物,语言简洁质朴,明白晓畅。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意思,赏析作者情感的能力。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这两句是说,蜡烛燃烧得所剩无几了,壶中水已漏尽,作者不停的多次起来斜靠在枕头上。躺下坐起来思绪都不能够平稳。

这两句出现了抒情主人公,这人物给读者的第一个印象便是他过于清醒,他熬到烛残听得漏断(更鼓歇)可见是一夜未曾入眠了。这清醒状态的描写,正好逼出下片的感慨。


另一个印象便是它方寸烦乱,频欹枕字,表明他在床上是辗转反侧,五内俱热。后来干脆不睡了,但内心仍不平静,表达了作者坐立难安、心绪难平、痛苦难耐的凄凉悲伤的情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9061580d9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