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说课稿

2022-07-28 05:17: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七步诗说课稿》,欢迎阅读!
七步诗

《七步诗》说课稿

狮溪镇三合小学 杨隆攀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非常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音乐、民族戏剧等等.特别是诗歌,成了我们的启蒙读物,未识字会背诗,诗歌读背起来朗朗上口。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培养学生体味祖国优美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今天我就上课的内容《七步诗》作以下几个方面的说明.

教材分析

“古诗词背诵”是对课内诗歌学习的一个延伸,主要意图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诗文,受自己民族的文化,开阔视野,培养情趣,体验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七步诗》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古诗词背诵”中的第一首。本诗是三国时期魏国才子曹植所作.这首诗巧妙的运用了比兴的修辞方法,表达了诗人曹植对手足相残的悲愤。

学情分析

虽然学习古诗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已经不再是难点了,可能老师也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读背或默写.由于我们农村学生学习资源贫乏,积累不多,真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学懂一首古诗,把握诗的意境、创作手法及感悟作者的情感等就可能存在问题,对于我们该熟悉的经典《三国演义》,大部分学生却并不熟悉,本节课旨在通过让学生把握写作背景,在体会作者内心情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三点:1理解本诗写作背景,学习《七步诗》了解这首诗的创作经过;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3了解古诗的意境,走进作者内心世界,尝试与古人“对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七步诗》是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内容,它位于这本教材的144,是属于“古诗词背诵”的内容,这个内容一般老师都会让学生读熟和背诵,不会作过多的讲解。因此我将教学重难点分别确定为: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和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及情感。

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针对本课的教学目


标和古诗的特点,本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为:

1.情境再现法:运用多媒体再现情境,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从而深刻体会到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2重点字词剖析法:意在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使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一步把握作者的情感。

3.朗读体会法:简化阅读教学中的讲读环节,扣住关键句,指导学生反复读,在诵读中积极感悟.

教学流程

(一)成语导入,引入课题

首先利用成语“才高八斗”引出后人对曹植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充满好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然后多媒体出示曹植的简单介绍和写作背景,弥补了学生缺乏历史背景知识的不足,满足了学生一部分好奇心,进而激发其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二)情境再现

播放《七步诗》的创作视频

设问:曹植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了这首诗? (危在旦夕、命悬一线、千均一发)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读诗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然后课件范读、指名读,结合视频读出节奏感;最后全班齐读.(四)理解诗意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然后请最快得出结论的两个小组汇报,最后教师帮总结。这些都是为了下一个环节引导体会情感,深入领会诗的意境奠定一个厚实的基础,提供一个合理的逻辑依据。

(五)体会情感

找出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字词,同时设计如下问题:1“豆在釜中泣"“泣”是什么意思?2、诗中指的是谁在哭泣?3“豆"为什么要哭泣呢?4、豆子真的会哭泣吗?诗中的“豆”和萁分别指谁?5、你认为这种哭泣是一种什么样的哭泣?通过教师和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回答,进而得出曹植伤心的根本原因是“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使学生初步理解曹植面对兄弟残害的悲愤和无奈。


(六)有感情地朗读

这一环节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再次展现曹植作诗的情景,配乐朗诵,开火车读,全班齐读.借助直观手段,来弥补学生生活的缺陷,进一步体会感情,激发学生朗诵的兴趣。有了以直观情景为支撑的形象,有了打动人心的音乐做陪衬,情动于心,情由心生,学生也就比较容易引发真切的情感,而当情感与体会融为一体时,诗的感情和意境也就水到渠成了。

(七)拓展延伸

1、列举生活中“同室操戈”的示例;2、升华朗读.3、引导学生回答兄弟手足之间应该怎样相处。 4、高唱《相亲相爱一家人》结束。引导学生体会兄弟、亲人、同学、同胞要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并由此延伸开去,在歌声中使学生感情得到进一步升华,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八)作业布置:背诵全诗。 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堂课的微型教案。我抓住重点,采用简洁的文字,设计本课的板书,使学生一看便对文章内容一目了然。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我始终坚持“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教学理念,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课程理念,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思。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926e4a9af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3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