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做好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配电管理工作

2023-03-20 22:42: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如何做好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配电管理工作》,欢迎阅读!
配电,浅析,管理工作,自动化,做好

浅析如何做好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配电管理工作

摘要:配电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性很高的系统性工程,是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控制集成配电系统有关的全部功能数据流,实现配电网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构成了一套完整的自动化系统,保证了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实施配电管理和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影响了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配电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配电自动化管理水平,保证变电管理的积极作用的有效发挥。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配电管理;应用 1 配电管理及配电系统自动化的现状

1.1 配电技术有待加强,配电管理制度有待健全

配电自动化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萌芽的,其起步时间相对较晚,技术水平较为落后,我国在配电网建设与配电管理中虽然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先进的自动化装置与设备,但由于我国本身技术水平比较低,影响了自动化装置与设备在配电网系统中的运行效果。另外,我国配电管理实施过程中缺乏统一标准,这增加了配网管理的难度,同时也影响了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功能发挥。

1.2 配电网技术发展不均衡。从我国目前电网的发展情况来看,电力配电网的建设还是比较落后,并且电力配电网的主要目标倾向于变压、效率输出等方面,加之我国人口分布密度不均。使得电力主干线比较长,线路的分段电力不足,以致于配电线路的联络程度不是很高,单辐射线路仍然占据着较大的比例,无法达到系统技术应用的水平,使得配电网技术的发展不均衡。

1.3 配电自动化的实用性比较欠缺。我国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配电自动化发展滞后是主要原因。目前,国家电网公司配电自动化覆盖率仍然很低。由于我国配电自动化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前后开始进行的,发展的历史较短,技术水平跟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由此造成电力配电方面的许多技术还不够成熟,从而使我国配电自动化的使用率也比较低。对于电力配电的实际应用和管理无法准确掌握,甚至于多数配电自动化的设备没有投入使用,这不仅给电力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对配电自动化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2 实施配电自动化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2.1 提升自动化程式处理信息的水平。由于在电子计算机处理电路信息时信息量庞大,自动化程式在处理信息方面显得稍为不足,因此就会对配电传输效率产生影响。并且在数据相近或是相同时自动化配电装置就会产生误差,无法准确的定时定位故障产生的区域,针对于这两点应采取人机相配合原则,因配电自动化主要是依靠电子计算机进行调整和判断,在一些突发事故上不能很好地采取有效措施,因此人机协调共同操作是一个很好避免定位故障区域的方法,人脑在突发事件上可以根据以往经验做出更清醒准确的判断,并且在数据量庞大时可以有选择有目的性的进行筛选和整理,因此人机协调工作是解决机器自动化对信息量的筛选问题和突发事件产生问题的有效措施。

2.2 实现配电运输过程中接线为缝隙接线。在实施电力作业的过程中方,避免不了在安装电缆电线的接控装置的过程中会出现问题,电缆电线在作业施工后收到外力因素的影响就会发生接触不良的问题,对电路进行逐一的排查工作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主要措施。处理这项问题对于时间和人力都是较大的浪费,电力运输的


效率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应对这种问题出现时,自动化电流分压技术的采用是必要的手段,能够及时对施工后的电路进行检查,能够及时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电网的运输效率也有保障,有利于提高我国电力经济的发展水平。 2.3 规划和建设好配电网架及通信通道

规划和建设好配电网架是实现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的基本条件。常用的配网接线有网状、放射状、树状、环网等形式,其中环网是在配网中最长用的一种方式。另外还应将10kV馈线进行合理的分段,确保在出现事故的情况下,110kV电容量10kV主干线和10kV馈线有足够的转移负荷能力,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事故的发生率。同时电力企业应选择合理的通信通道,根据通信规划,以及现有通行条件和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需求,按分层配置,在主干线中可以采用高中速信通道,试点项目可以使用光纤,从而保证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平稳运行。在运电传输线路中设立多个电流控制点,实行多点多段路控制电流手段,这样在信息量传输过大对中央配电管理控制中心产生影响,致使电路发生供电瘫痪时不至于全网络瘫痪。因为采取电流分压技术手段时是多控制点控制电流,一旦主控制点发生电路问题,电流传送过大,到达分控制中心时,分控制中心能对超载的电流进行分压,从而保证区域内电流的正常运输。 2.4 对配电自动化的设备要进行及时更新

配电自动化设备是配电自动化运行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设备的更新程度与配电自动化安全、快速运行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人员在进行设备的研发之后,应与厂家保持长久的合作关系,实现跨平台的异构合作,保证设备能够得到及时的检测与更新,对于含有最新技术的设备要进行及时的更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电力配电自动化处在一个不断提升、进步的过程中。另一方面随着新型电源及负荷直接接入配电网,给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新的技术问题和挑战。从供电可靠性考虑,我国的配电网系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高水平的配电自动化系统,通过加配电自动化设备的更新换代,重视配电自动化建设也是电网发展的内在需求。 3 配电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3.1 简易型

简易型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基于就地检测和控制技术的一种系统。它采用故障指示器来获取配电线路上的故障信息,由人工现场巡视线路上的指示器翻转变色来判断故障(也可将故障指示信号上传到相关的主站,由主站来判断故障区段)。 3.2 标准型

标准型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在实用型的基础上增加基于主站控制的馈线自动化功能,它对通信系统要求较高,一般需要采用可靠、高效的通信手段(如光纤),配电一次网架应该比较完善且相关的配电设备具备电动操作机构和受控功能。 3.3 集成型

集成型是在标准型的基础上,通过信息交换总线或综合数据平台技术将企业里各个于配电相关的系统实现互连,最大可能地整合配电信息、外延业务流程、扩展和丰富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功能,全面支持配电调度、生产、运行以及用电营销等业务的闭环管理,同时也为供电企业的安全和经济指标的综合分析以及辅助决策而服务。 3.4 智能型

智能型是在标准型或集成型配电自动化系统基础上,扩展对于分布式电源、微


网以及储能装置等设备的接入功能,实现智能自愈的馈线自动化功能以及与智能用电系统的互动功能,并具有与输电网的协同调度功能,以及多能源互补的智能能量管理分析软件功能。 参考文献:

[1]韩岩,马腾.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130):2325.

[2]夏书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配电网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214):1113.

[3]周明亮,戚树江,万海峰.试论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J].科学导报,20142315):1214.

[4]李媛媛,刘谦.浅谈电力系统中配电自动化及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3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928be6a74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d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