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第一小节

2023-03-14 19:32: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弟子规第一小节》,欢迎阅读!
子规,小节

弟子规第一小节

弟子规第一章: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需敬听 父母责 需顺承

译:父母叫唤我们时要立即回应,不要慢吞吞。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去做,不可偷懒。还要听从父母的教诲。父母若有责备,我们的态度要顺从,不可顶撞争辩。 东则温 夏则 晨则醒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译:古时候的孩子,冬天会为父母温被、夏天会将床铺扇凉,我们也要学习这种精神。早晚向父母问候、外出要说明去处、返家要告知。生活作息要有规律守秩序。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无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译:即使是小事,也不要自作主张。若自己任性决定,就失去为人子女的本分。不是自己的物品,也不要任意使用,如果随意私藏就是偷窃行为,会让父母伤心。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仅为去 身有伤 贻亲友 德有伤 贻亲羞

译:父母喜爱的食物,要尽心准备。父母讨厌的事情,我们要谨慎避免去做。好好爱惜自己的身心,以免父母担忧。德行要端正,否则会让父母感到失望、丢脸。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译:若父母很慈祥疼爱我们,要行孝并不困难。但如果父母不喜欢我们,我们却还能孝敬父母,没有任何埋怨,这才是难能可贵的贤良孝子。 亲有过 谏使更 怡无色 柔无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好泣随 挞无怨

译:父母有过失,要用温和的态度,婉转的语气私下劝解。若父母一时不接受,也要耐心再规劝,及时跪下来哭着劝进,甚至遭父母责打,内心也不能有任何怨言。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译:父母生病时,要细心调理汤药并随时服侍在侧。父母过世时,常以悲痛心情感怀父母的慈爱;生活朴素断绝美食。丧礼祭祀要诚心,宛如父母在世一样尽孝。 扩展资料:

康熙年间,统治阶层出于长久统治的目的,主动追求对传统思想文化的认同。包括崇文尊孔,提倡修读四书五经,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大修孔庙,春秋祭孔、宣谕以孔子儒教为立国之本。

1670年,根据儒学核心制定和颁发“圣谕”十六条,作为人们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敦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 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戒匿匪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生命。 另外,康熙十二年的荐举山林隐逸、十六年开设明史馆、十七年的荐举博学鸿词,网罗名士,弘扬儒学。这些举措都促进了儒家的发展。《弟子规》正是在这种文学氛围下,写作而成的。其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个秀才。

他以《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当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贾存仁将其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97296e7fe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