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自考“发展心理学”复习指导第九章

2022-04-11 20:2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09年自考“发展心理学”复习指导第九章》,欢迎阅读!
发展心理学,复习指导,自考

09年自考发展心理学复习指导第九章

一、学习本章的要求:抓住发展心理学的发展规律,从各个时期的生理发展到心理发展,到社会化认知发展,相结合记忆。 二、本章内容: 1.青少年期发展概述 2.青少年期的生理发展 3.青少年认知的发展 4.青少年情绪,个性及社会性的发展 第一节 青少年期发展概述 名词解释或简单题 一、青少年期的内涵 ①青春期:又称思春期,发身期或青春发育期,是指身体生理迅速发展直至成熟的一段时期。(名词解释) 青少年期:即广义的青年期,是指个体由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侧重于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考察个体的发展,即青少年作为童年向成年的过渡,不仅以身体的成熟为基础,更要以个体心理以及社会性的成熟为先决条件。(名词解释) 二、青少年期的界定 起始的时间主要依据生物学指标(第二性征的出现),所以边界相对明确,结束的时间主要凭借社会性指标(个体社会性的成熟),边界相对模糊,难以清晰把握。就我国目前而言,青少年期大约始于1213岁,止于2526岁。 三、关于青少年期发展的理论不雅点(或:比力几种有关青少年发展的理论不雅点的异同)——简答题或论述题 1.生物发生论 ①主张从机体内部的发生过程来解释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认为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是这一时期个体躯体生理趋于成熟的结果。 ②代表人物有霍尔,格塞尔等。 ③霍尔认为,个体的发展与人种发展的四个阶段相一致的,认为青春期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大动荡的过度阶段。 ④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不是靠环境而是靠成熟来实现的,青少年期心理的发展,就是生物成熟的结果。 2.社会发生论 ①社会发身论从社会结构,社会化途径,以及青少年与他人彼此作用的方式出发,来阐明其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认为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是其参与社会活动或社会环境对其施加影响的结果。 ②代表人物有勒温和哈维赫斯特。 ③勒温认为。青少年的个性发展与其社会地位的变化有关,随着青少年生活范围的扩大以及所处环境结构的变化,他们的行为也会有所改变。 ④哈维赫斯特认为。展随文化的不同而不同,个体在生活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发展任务(8项任务),而这种特殊的发展任务是处在个人需要和社会目标之间的。 3.心理发生论 ①它并不否认生物成熟和社会环境因素在青少年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它坚持把心理发展自身矛盾运动的变化放在首位,并据此对青少年期的心理发生机智作出解释。 ②代表人物有艾里克森和皮亚杰。 ③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重视动机和情感的作用,突出强调青少年期同一性的转变, 认为青少年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取得一种同一性的状态,最重要方面是要对个人的未来职业前途作出抉择。 ④皮亚杰的认知发生理论则更重视认识能力和智力发展的作用。他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即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青少年期的思维已经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此时个体已具备了抽象思维能力。 上述几种理论中,生物发生论的明显缺陷在于其对环境作用的忽视,社会发生论则对主体自身内在的矛盾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必要的分析。心理发生论由于将青少年心理发展中心理,社会以及生物等方面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所以其理论主张一直受到遍及的重视和认可。 四、青少年期的发展任务 哈维赫斯特提出了青少年期必需完成的八项发展任务及期应指标。 第二节 青少年期的生理发展 名词解释或简单题 一、青少年身体形态的变化 ①身高的快速增长是青少年身体外形最明显的变化。(填空,选择) ②一般女孩12岁摆布身体增长的最快,男孩则在14岁摆布。(填空,选择) 二、青少年身体机能的变化 13-14岁脑电波变化出现第二次飞跃(第一次飞跃出现在6岁摆布)这说明闹细胞机能更加成熟。(选择,填空) ②青少年期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兴奋和按捺过程逐渐趋于平衡。(选择,填空) ③处在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所表示出来的,身体形态上的性别特征就是第二特征,也称副性征。(名词解释) 三、身体变化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青少年期的生理发展和性成熟对其心理的发展具有哪些重要的影


响?(简答或论述) 首先,少年期身体的迅速成长和性成熟所带来的变化。 其次,性的成熟使少年开始意识到两性关系,对异性兴趣开始增加,并使其在与异性交往中产生一些新鲜的感受和体验。 再者,少年面对身体变化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反应。 最后,发育中的早熟与晚熟现象也会给少年期的心理发展带来不同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还存在必然的性别差异。 别的,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还常常因为身体的形态,容貌以及第二性征等方面的特点而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如自卑或自傲等。 第三节 青少年认知的发 名词解释或简单题 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表示有哪些?(简答题) ①青少年认知结构的各种要素趋于成熟,智力的主要品质和个别差异基本定型/ ②青少年认知活动的目的性明显提高,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③在青少年心理活动中,认知,情意,个性彼此作用并协同发展,使得个体心理活动的整体水平得以提升。 一、青少年感知的发展 不雅察力的特点?(简答或多选) 1)不雅察的目的性增强 2)不雅察的持久性改善 3)不雅察的精确性提高 4)不雅察的系统性增强 二、青少年注意的发展 具体表示在: 1)注意形态向更高水平转化:注意形态主要包罗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多选,填空) 2)注意品质进一步全面发展 三、青少年记忆的发展 青少年记忆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示方面?(简答) 1)有意识记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2)意义识记能力进一步提高。 3)抽象记忆能力进一步发展 四、青少年思维的发展 1.童年期儿童主要通过概念形成来获得概念,需要借助大量直不雅,生动的材料,青少年则主要通过概念的同化来获得概念,通常只需要给出适当的定义,并加上一两个必要的例证即可获得新概念。(填空) 2.个体思维的发展一般要经历形式逻辑思维和辨证逻辑思维两个阶段。(填空,选择) 3.形式逻辑思维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即先撇开事物的个别性,差异性和矛盾运动性,去片面,静止,抽象地反映事物某一方面的本质或遍及性。(名词解释) 4.辨证逻辑思维是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即在形式思维的基础上,将事物的个别性,差异性和遍及性统一起来,在思维中恢复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的矛盾运动,达到对事物全面,灵活,抽象具体的认识。(名词解释) 5.青少年期的思维发展特点有哪些?(或青少年在思维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答题 1)抽象思维优势增强,并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 2形式逻辑思维趋于成熟,辨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3)创造性思维发展进入关键阶段。 4)想象力迅速发展。 6.青少年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主要表示(简答) 1)创造性思维水平大幅度提高 2创造性思维品质发展不均衡 3)创造性思维发展呈现显著的个体差异 4)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结构日趋完善 7.青少年期想象力的发展主要特点(简答) 1有意想象迅速发展 2想象活动的创造性水平日益提高 3想象更具有现实性 五。青少年元认知能力的发展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其中包罗主体对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动态)和自我认知能力(静态),以及两者彼此作用的认知。元认知能力与一般意义上的认知能力不同,它是主体对认识活动进行调节和监控的能力,是一种更高的能力。(名词解释) 第四节 青少年情绪`个性几社会性的发展 名词解释或简单题 一、青少年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1.青少年期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或青少年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变化有哪些从)简答 1从情绪表示形式来看,由以外显为主向以内隐为主发展 2从情绪控制的情形看,由以冲动为主向以便宜为主发展 3)从情绪引发的动因看,由以直接,具体为主以间 4)从情绪体验的内容看,由以生理需要为主向社会性需要为主发展 2.青少年情绪`情感饿发展特点具体表示?(简答) 1)情绪的冲动性 2)情绪的内隐性 3)情绪的波动性 4)情绪,情感的丰富性 5)情绪,情感的深刻性 二、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同一性发展(重要) 1.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把自我意识的形成称做青少年期的精髓和最主要成果。(填空,选择) 2.青少年期自我意识的飞速发










展主要源于的原因:(简答) 1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使青少年开始意识到本身已不再是个小孩子,并由此产生一种成人感 2)青少年逻辑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及元认知能力的产生,使他们开始能够对自身的心理活动过程及个性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3)青少年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他人及社会,而家庭与社会也向他们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这就促使青少年不得不开始认真地审视和了解本身。 3.简述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趋势 1)成人感的出现及自我独立性的发展 2)自我的逐渐分化(心理的自我逐渐分化出主体我和客体我两个部分)——填空,多选 3自我意识水平的不竭提高 4.青少年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是什么?(简答或论述) 1)青少年自我认识的发展特点 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的两个重要方面,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的连续性,同一性的认识,即对个体的整体性认识。(名词解释) 自我概念的形成 ①首先表示为青少年对自身的表面极为关注,并会因某些不甚令个人满意的表面特点而产生极度焦虑。 ②其次,青少年对本身的学业成绩和学习能力也十分重视,并逐步形成有关本身血液表示的认识。 ③再者,青少年也十分关心本身的个性特点。 青少年主要通过以下途径逐步实现对本身的认识与了解: ①首先,通过认识他人来认识本身 ②其次,通过综合他人对本身的评价来认识本身。库里认为,认识本身的过程,就是通过来自他们的评价而发展起自我概念的过程。 ③再者,通过自我探索来认识本身。 2青少年自我体验的发展 主要表示在以下方面: 首先,自我体验更加丰富与敏感。 其次,自我体验更为深刻 再者,自我体验具有易波动的特点。 3)青少年自我控制的发展 要真正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就必需促使青少年把外部施加的约束性办法逐渐加以分化。 5.自尊感:是自我体验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一种对本身可以胜任,值得人尊重的自我体验。(名词解释) 6.自我控制:个体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自主调节。(名词解释) 7.自我同一性:艾里克森提出,是关于个体是谁,个体的价值和抱负是什么的一种不变的意识。(名词解释) 8.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面临的核心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填空,选择) 9.简述艾里克森关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主要不雅点(简答) 艾里克森提出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1)自我同一性是关于个体是谁,个体的价值和抱负是什么的一种不变的意识。每个人在青少年时期都会尝试建立不变的自我同一性。 2)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面临的核心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如果此时青少年可以利用先前形成的关于自我的认识适应他们所担负的各种角色,为本身提供应付生活的策略,则可建立起自我同一性。如果个体无法发展一种统一的,持久的自我感觉,无法适应各种角色,缺乏不变的价值不雅念,难以作出适应的就业选择,则会出现同一性混乱。 3出现同一性混乱的青少年,往往不能选择适应环境的生活角色,或表面上承担必然角色,有很快变化角色,此外,这些人还可能获得社会文化环境所不予认可的角色,如反社会或犯罪等。 10.同一性弥散:此类青少年既没有经历同一性危机,也没有进行各种生活上的尝试与选择,他们对本身的未来尚没有明确的个人打算。(名词解释) 11.同一性封闭:此类青少年在没有出现同一性困惑的情况下对本身的生活作出了个人选择。(名词解释) 12.同一性延迟:此类青少年正处于同一性危机之中,他们的选择或者尚未作出或者界定十分模糊。(名词解释) 13.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具有那些影响?(简答) 给他们以不变感和归属感。 给他们以健康的娱乐场所 使他们获得社交经验 使他们提高本身的宽容能力和理解能力 给他们提供学习社会交往技巧的机会 给他们提供发展社会洞察力的机会 发展他们对集体的忠诚心 使他们获得与异性相处的能力 14.性别角色:就是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社会成员期待的适当行为的总和。(名词解释)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9b12bf920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1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