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与命题》说课稿

2022-04-17 03:50: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定义与命题》说课稿》,欢迎阅读!
命题,定义

《定义与命题》说课稿

小金湾民族学校 张维东

我上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第二节课《定义与命题》。这节课分两个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在整个第六章证明(一)中,本节课对知识的上下衔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以后的相关证明知识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了解定义、命题的含义。2、体会实际生活中定义、命题的作用与必要性。这节课的重点是:命题的概念。难点是:命题的概念的理解。

教学中,我先以生活中的几个实例入手,黑客的小故事、百米赛跑、阎锡山、关于法律和法盲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让学生充分体会生活中,给出定义的必要性,引出本课的学习。紧接着解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向。

针对学习目标,我设计了两个探究点,探究点一研究定义的概念,以及学习定义的必要性。学生自学课本218-219页,2分钟解决定义、为什么要给出定义,以及3个练习题。学生在互相订正后,及时记忆概念。个别学生反馈学习成果,其他学生补充。

探究点二研究命题的定义和怎么判断命题。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探究点二,并设计了大量的练习。引导学生得出关键二字是:判断。能够根据这个句子知道对和错,就是一个判断,没有判断就不是命题。


举例:课本220页的五个例子都是命题。就像我们做的填空题一样,有“如果„„,那么„„”这个结构的一般情况下都会是命题,但没有这个结构的不一定就不是,比如这五个句子。接下来请同学们改造这五个句子,变成“如果„„,那么„„”句式,其实就是一个语文环节中的造句,同学们很活跃,纷纷举手发言。

课堂检测练习我用到的是课本221页习题6.212题,有个别同学会做错,做错点在于对判断还把握不够到位,还有少数同学对定义与命题的理解产生混乱。据此,我提出:定义与命题两个概念该如何区别?同学们举手发言:定义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而命题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还有同学说道:定义就是一个“„„叫„„”的句式,命题就是“如果„„那么„„”的句式。

在教学中,学生对定义与命题的把握还是比较清楚的。大部分学生可以口头完成导学案设计的题目。能够迅速的把一个命题转化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利用疑问句和祈使句的特点,判定不是命题的语句.迅速的掌握情况还是比较可以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97327140a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1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