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设计 大班 美术活动《我的自画像》 试讲稿

2023-04-27 23:34: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活动设计 大班 美术活动《我的自画像》 试讲稿》,欢迎阅读!
自画像,活动设计,讲稿,大班,美术



大班美术活动《我的自画像》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我的自画像》是幼儿园美术领域的活动之一。幼儿画自己有着明显的分期,从用简单的圆表示自己,到单线条的自己、双线条的自己,再到意象中的自己,显示着幼儿绘画能力的不断发展。大班下学期,幼儿可以尝试用真实的形式画自己。

吸引幼儿的创作兴趣,教师在区角中投放了毕加索、洛克威尔的自画像以及幼儿的写真照片,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各位美术大师不同的画像,了解夸张表现的特性。这些都帮助幼儿开阔了眼界,发展了丰富的联想能力,为创作打下了基础。

2.目标定位:

新《纲要》指出: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的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中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觉和体验。”因此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我指出了以下目标:

1)欣赏著名画家的自画像,初步了解自画像的特点; 2)尝试用夸张的手法画出自己的自画像; 3)大胆用色,感受色彩所表达的心情。 3.活动重难点:

幼儿能用水粉大胆地绘画,并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自己的特征。 4.活动准备:

活动室中将幼儿带来的照片布展;世界著名画家的自画像图片,如毕加索、洛克威尔等,8开素描纸、立式镜子、水粉颜料、涮笔筒、棉签、调色盘。 二、说学情:

大班幼儿曾经接触过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如:《我的好伙伴》、折剪画《鱼的一家》《美丽的大公鸡》、拓印画《秋天的水果》《树叶宝贝》等,但对于夸张的手法在绘画作品中的运用还有待提高。 三、说教学方法

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孩子兴趣,为其更为主动的学习提供了可能。针对活动内容和幼




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法:幼儿园的孩子,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情景的创设能马上抓住每一个孩子的视线与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活动做好铺垫与暗示,我创设了“我的自画像”的情景。

2.观察指导法:美术活动幼儿操作环节中,经常说到“教师巡回指导”,因为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目标不明确,需要老师的巡视来加以指导,也能增加幼儿操作的安全感,同时也便于掌握幼儿在操作中的随机信息,然后老师再把这些信息抛给幼儿,让幼儿说自己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会用什么方法解决,让幼儿的实践操作来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更加突显老师在活动中引导者的角色。

3.整合教学法:这种方法适应儿童的心理特点,不至于使幼儿学起来枯燥无味,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主动性,活动中以夸张地表现自己为主线,与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作品的语言活动相融合。

此外,活动还将适时采用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等对活动加以整合,以达到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四、说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幼儿能主动积极的参与探索活动,选择方法很重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年龄特点,我在学法指导时紧紧围绕活动目标,创造适宜的条件,让幼儿在认知能力、动手能力上得到了提高。主要运用方法有:

1.观察法:通过对毕加索、洛克威尔的作品的观察,提高了幼儿对事物的分析能、想象思维的发展。

2.操作法:让幼儿通过构线画、自己照镜子等形式了解自我发展的特征 3.展示法:让幼儿在展示自己的作品过程中真正体验我与别人的不同。 五、说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请幼儿欣赏自己的照片展,并说说感受。

师:“你对哪张照片印象最深刻?为什么?说说自己的长相有什么特点?” 2.请幼儿根据老师描述的特征玩“找朋友”的游戏

小结:小朋友中,有点皮肤白,有的眼睛大,有的有酒窝等,我们每个人的长相都不一样。

(二)引导幼儿欣赏画家的自画像,了解夸张的表现手法和自画像的概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a530a8f5a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7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