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早行》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

2022-04-25 16:1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商山早行》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商山,默写,答题,理解,答案

《商山早行》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



【原诗】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译文】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踏上遥遥征途,游子悲思故乡。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板桥弥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迹行行。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边。回想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鹅,正嬉戏在岸边的湖塘里。 【主旨】

这首诗选取了一些富有意味的典型意象,运用组合、相互映衬、虚实相生、首尾呼应等手法,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仕途失意的落寞情怀。 【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1、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表现了早行之早的句子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2、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二、简答题:

1、体会首联晨起情境,“悲”字的作用?“悲故乡”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因思故乡而悲,悲“身不逢时,仕途多舛,前途未卜”“悲”字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悲故乡”点明了题旨。

2、宋代著名词人梅尧臣说颔联两句诗是最好的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你能体会出“难写之景”和“不尽之意”吗?

答:①目前之景:鸡声茅店,残月当空,人迹板桥,寒霜初降。②不尽之意:旅途艰辛,羁旅愁思。

3、颔联是被人传诵的佳句,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只用几笔淡墨的线条,就勾勒出富有画意的山村“霜月早行图”;每句有三个名词组成,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早春图”通过景物,含蓄地表示“道理辛苦,羁愁旅思” 4、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答:鸡鸣之声从朦胧残月下的茅店中传出,行人的足迹印在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 5、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答:“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樯,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

6“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答:作者通过想象写成群的凫雁在水中嬉戏,表现欢乐的气氛,从而反衬旅居在外的游子思乡之悲。

7、诗人为什么要写热闹、生机而温馨的家乡图?

答:将眼前的凄凉、萧条、冷寂的异乡图和生机、热闹、温馨的家乡图形成鲜明的对比。把梦境中的故乡写得越美好,越能反衬出羁旅在外的艰辛和思乡的浓烈。 8、尾联在全诗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答:内容:思乡之情,反映了诗人留恋故乡的真挚感情,才离开家乡不久,使在夜里梦到自己家附近的池塘,凫雁来回游动,自得其乐,而自己却在离家远行的路上。结构: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照应。 9、分析诗歌主题思想。

答: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aaeed5c02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