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安全教育

2022-05-18 05:27: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安全教育》,欢迎阅读!
学信息,教育,中小,安全,技术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安全教育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广大中小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但是,由于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很容易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在网络的信息大潮中迷失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本文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帮助学生正确、科学安全地使用计算机和上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关键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安全教育 1掌握学情,有的放矢

开学初,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一次信息技术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及安全知识的认知程度。利用开学初期的一节课或两节课时间与学生探讨:人们利用计算机能干什么事情?我们为什么要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通过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你想学习哪些知识和技能?你认为应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使学生们重新审视无处不在的信息技术,重新认识对计算机及网络作用。而后教师可以调查一下学生的其他兴趣爱好,比如绘画、写作、计算、音乐等,并且根据他们的爱好进行信息技术学习分组。俗话说,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对学生先做了解,才能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安全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尤其是对于那些在信息安全方面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可以考虑多方面进行干预和引导。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向学生教授信息技术教材的基本内容之外,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兴趣小组,结合信息技术知识,设置不同的学习内容,并安排他们完成相应的任务。比如,对于喜欢绘画设计的兴趣小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其所处的年龄段,向兴趣小组学生介绍相应的绘图软件操作,并推荐绘图设计相关网站。引导学生接触到相关知识后,教师的教学指导工作最好能与学生的兴趣点和认知点同步,因人而异、因时制宜,指引学生不断学习和提高。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内容不宜太大太多,应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一致。当然,这里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求比较高,教师要关注到班级里每一个兴趣小组,甚至每一名学生的知识发展情况,有时甚至还需要计算机学科教师和兴趣小组对应的学科教师联合起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这样一路做下来,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被有意义的内容占用和吸引住了,自然也较少出现沉迷网络方面的问题。

2科学引导,绿色上网

在开学之初,教师还要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讲述身边听到或看到的青少年由于沉迷网络而受到巨大伤害的真实故事,从而引导他们思考上网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怎样看待网络游戏等问题。教师平时可以收集一些真实的案例作为素材,用一些震撼性的事件或图片视频展示给学生,从而在学生的脑海里对浏览不良网站所造成的巨大危害或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们自觉远离网络游戏,或其他有损于自己身心健康的网站和网络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多向学生推荐一些专业的绿色的网站,保证孩子们在网上既获取了知识,又避免不良信息的毒害和侵蚀。要适时地在学生中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构建规范的网络伦理;要对学生多加强网络法制教育,防止网络犯罪。并且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说明,让学生充分认识网络世界存在的虚拟性、游戏性和危险性。使学生知悉,哪些网站是可以上的,哪些是不宜上的;让学生明白,在网络上,哪些行为是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禁止的。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保持对待网络的正确心态。

3家校共管,健康上网

学生成长的环境主要有两个:一是家庭,二是学校。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在家的时间还是相对较长的。不同的家庭,对电脑和网络的认知程度是不一样的,对信息技术安全问题的认识水平不尽相同,这必定会造成家长对孩子使用电脑的态度和看法不同。受教育水平高的家长,对计算机的认识比较理性,既不视之为洪水猛兽,又不放任孩子使用电脑。他们会科学引导孩子接触电脑,并会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有层次地教孩子一些相关知识和技能。曾经有这样一个家长,他发现每次在家利用计算机工作时,3岁多大的孩子会很专注地在旁边观察。时间长了,有一次孩子竟在旁边提醒他一个操作错误。他觉得很惊奇,就问了孩子几个相关问题,谁知孩子都回答上来了。从此他就有意识地给孩子传授一些计算机高级应用以及编程和设计等知识,后来孩子长大后选择了计算机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并且做得有声有色。这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家长对孩子及时正确引导,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教育思想。家长对孩子上网引导不当的情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严格禁止型的家长,视计算机为洪水猛兽,千方百计对孩子进行隔离堵截。这样家庭里生长的孩子,对计算机的认识也大不相同。有的孩子也视计算机为洪水猛兽,避而远之。这样虽然暂时是安全的,但从学生长远发展来看,则有因噎废食、得不偿失之嫌。与之相反,有的孩子则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不让干的事情偏偏想去探个究竟。结果在使用电脑和上网的问题上,孩子要么和家长躲猫猫,要么和家长对着干,家长教育简单粗暴,亲子关系搞得很僵,甚至有些孩子因此叛逆寻短见,酿成家庭悲剧。另一种是放任不管型的家长,尤其以留守儿童家庭居多,父母对孩子上网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时间久了,孩子就会沉迷网络不能自拔,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正像新闻里所描述的孩子那样,不喜欢他们本应热爱的书本和书包,而是迷恋王者荣耀之类的网络游戏。对于以上两种类型家庭的孩子,教师一方面要加强正面引导,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和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强大功能,扩展其视野,让孩子们重新看待


信息技术,而不是停留在计算机就是用来聊天和打游戏的肤浅认识上。例如: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计算机教师可以用BASIC语言设计一个10以内加减法运算的小程序,学生根据计算机屏幕上出现的试题,输入自己的答案。随后计算机自动给出正误,同时辅以掌声、鲜花等信息,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告诉学生,其实这样的程序他们自己也可以设计,然后引导学生尝试设计程序解决学习或者生活中的小问题,如果教育引导得法,一旦学生发现了其中的无穷奥妙,兴趣和热情就会慢慢地专注到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上来。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让家长懂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大势所趋,计算机网络的运用将会渗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单纯地隔离堵截,就好比逆风而行,是非常困难并且不合时宜的;同时,网络又是一把双刃剑,有其利也有其弊,如果运用不当或者过度沉迷就会对心智尚未发育健全的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对孩子使用电脑既要积极引导,不宜一味堵截;又要注意监管,不可放任自流。只有学校与家长达成共识,加强家校合作,既要科学引导,帮助小孩学习和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又要合理管控,防止小孩浏览不良信息或长时间沉迷网络,才能为小孩营造一个良好的电脑网络环境,并促进其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

4加强防范,安全上网

互联网世界也和现实世界一样,存在各种风险和陷阱。关于网络交往,比尔盖茨曾说:你甚至不知道和你交流的对方是一条坐在计算机前会敲击键盘的狗。中小学生由于心智不全,对网络信息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具有偏听偏信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利用案例教育学生科学上网,不在网络上透露个人真实信息,不与陌生人交流个人及家庭情况,防止网络诈骗,保护自身隐私及财产安全。对中小学生而言,当前网络上盛行的诈骗方式主要有:一是以网络销售游戏币、装备等虚拟物品实施诈骗;二是以查阅成绩、下载作业等名义发送含有木马链接的短信实施诈骗等诈骗形式等,这类诈骗大多与中小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进而上当受骗。教师应该让学生提高警惕性,结合发生在学生中间的真实案例警示和告诫学生:一是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各种免费信息不可轻易收取,未知链接不可轻易点开;二是不要在网上进行各种金钱交易,如有必要,应当由家长陪同,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三是一旦遇到问题不要慌张,及时告知家长和教师,妥善解决,确保自身利益不受侵害。另外,信息技术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养成定期清理垃圾、查杀病毒的好习惯,使计算机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计算机在我们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临时性数据(也就是垃圾),从而造成计算机速度越用越慢,降低学习和使用的效率。更加严重的是,信息的世界也和现实世界一样,存在着许多不良的程序(通常被称为木马或病毒),会减慢系统速度、盗窃用户信息,有的甚至造成整个系统的崩溃。计算机系统中一旦被木马或病毒侵入,不仅会影响正常的使用,而且还会危及个人信息或者财产安全。因此要想高效安全地使用计算机,就应该定期清理电脑垃圾,并经常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木马和病毒的监控与查杀。为此,教师应当教给学生基本的清理垃圾和病毒查杀的方法,如附件系统工具中有磁盘清理磁盘碎片整理程序两个程序,它们就对系统起着重要的维护作用,磁盘清理操作则可以每个月进行一次,磁盘碎片整理程序最好每隔半年能运行一次,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建议学生在电脑中安装“360安全卫士杀毒软件,并定期利用它进行木马和病毒的查杀,就能保证系统处于安全的工作状态。总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安全观,信息技术教师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应该在工作中多动脑筋,千方百计地让更多的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和上网,妥善处理好学习和上网的关系,实现绿色上网、健康上网、安全上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b363104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