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外来人员城市社会认同感研究

2022-12-05 14:22: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宁波市外来人员城市社会认同感研究》,欢迎阅读!
宁波市,认同感,外来,人员,社会

宁波市外来人员城市社会认同感研究

作者:刘效壮

来源:《科技视界》 2013年第14



刘效壮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摘 要】城市社会印象是外来人员对城市认同感的体现,基于宁波印象的调研发现:外来人员城市社会认同感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居民素质、文化底蕴、生态环境等四个方面,籍贯、城市居住时间、职业身份、性别影响着外来人员城市社会认同感。从城市社会学和认同心理学理论来看,外来人员城市社会认同感关系到城市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

【关键词】外来人员;城市社会;认同感;宁波

“城市”一词的提法就有两方面的内涵:“城”为众多人口聚集地,是行政地域的概念;“市”为指产品交易处所,是商业概念。综合看,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的地区,并通常是某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是人类文明和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人类聚集生活的高级形式,成为了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1]。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市场经济调节资源配置的背景下,人们在生存、发展需要的驱使下,离开原有生活区域,成为了新地区,特别是城市社会的外来人员。城市社会的区位、结构、组织、生活方式、文化心理、发展规律等,都与外来人员带有的籍贯区域的传统存在一定差异,从而造成外来人员与城市社会存在逐步认同的磨合过程。

1 调研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宁波常住人口760.57万,其中外来人口(籍贯非宁波户籍)475.21万。外来人员已经成为宁波的“主流”,他们的城市社会认同感需要关注。此次调研,以宁波市城区外来人员为研究对象,在市区街道、广场、服务场随机所发放问卷,对外来人员城市社会认同感进行实证研究。

1.2 方法

问卷设计从外来人员城市社会印象调研入手,通过区分不同籍贯、城市居住期限、职业身份,让外来人员用一句话表达对城市社会印象,再通过分类整合总结认同感的集中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721份,有效率为90.13%

2 调研结果与数据分析

2.1 调研结果

个人或群体对自我以及周围环境有价值或有用评估和判断就是认同感。认同是动态的、多元的,具有协商性的和能动性的过程。社会认同作为认同理论的一个分支,具体指个人认识到自我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以及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个体的情感和价值意义[2]


随着城市的发展,对城市社会的研究也逐步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城市社会学兴起,它是城市社会的社会学分支学科,主要运用社会学的理论、方法、理念和观点来研究、分析城市。在城市社会学研究中,芝加哥学派是最早形成,其理论直到当下仍被大部分学着认可。芝加哥学派认为城市社会宏观结构上,适应和竞争是城市空间组织基本过程,自然经济促使组织和个体均衡地分配在城市的适当区位,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化和劳动分工,让整个城市系统实现动态平衡;微观结构上,城市空间的形成和变化根本上由经济竞争决定,城市空间则受到价值观或文化因素影响[3]。经济、文化、环境是城市社会学研究的重点,也是城市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4]。从基于宁波市的问卷调研情况来分析,外来人员城市社会认同感关注的重点与城市社会学研究内容相吻合。

2.2 调研数据分析

性别、籍贯地区与职业形式对城市认同的影响,见表1

居住年限对认同感影响,见表2

经济发展、居民素质、文化底蕴与生态环境在认同中所占比例,见表3

3 调研讨论与问题

3.1 城市社会认同感的特点

3.1.1 外来人员城市社会认同感总量高

根据调研,外来人员对经济发展、居民素质、文化底蕴、生态环境等四个方面的认同占到93.38%,仅有6.62的外来人员表示不能认同。







3.1.2 外来人员城市社会认同点集中

在外来人员认同关注点中,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认同占74.01%,远远高于其他方面的关注。

3.1.3 城市社会同化和包容性比较强

从调研数据中可以看出,对城市社会非认同的比例两年以上为16.25%,而一年的为60.17%随着居住时间的延伸,外来人员的非认同比率下降,被城市社会包容和同化。

3. 外来人员城市社会认同感的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口流动较大。城市社会的发展既需要普通劳动者,更需要引进高素质人才,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认同感缺失不仅不利于个人的发展,对城市社会进步也会带来一定损害。根据调研数据,宁波城市社会应该尽快解决一下两个问题:

3.2.1 合理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非认同城市社会的观点中,有82.21%的外来人员认为宁波交通拥堵、公园、健身娱乐场地较少。

3.2.2 转型升级,改善生态环境

据调研,在校生(大学生为主)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占46.78%。这代表了高素质人才对未来工作环境的期望,也决定了向高科技转型不得不改善生态环境,为吸引人才铺路。

【参考文献】

[1]王萍,周闻燕.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研究:基于宁波市的问卷调查[J].中国市场,20115.

[2]Tajfel H.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 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M]. London: Academic Press1978.

[3]萨斯基娅·萨森,朱力,杨逸译.世纪之交的城市社会学新前沿[J].国际城市规划,20112.

[4]王彦斌.西方组织认同感理论研究综述[J].思想战线,20066.

[责任编辑:丁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ba58163a7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