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广东省中山一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2022-10-07 09:36: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9-2020学年广东省中山一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欢迎阅读!
广东省,中山,学年,高二,一中



2019-2020学年广东省中山一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语

文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

1.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李强在科研岗位上兢兢业业三十余载,取得的科研成就可谓罄竹难书。 ②与此同时,业内关于外资并购会引发房地产产业安全的言论甚嚣尘上。

③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在霍尔河畔奇迹般地崛起,让人以为自己仿佛到了纽约。 ④这件古墓中的衣袍,做工精美,丝丝入扣,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工艺品。

⑤张明自从做了项目经理,每日起早贪黑,励精图治,立志要取得一个令人满意的成果。

⑥现实的利益考量使他在处理这件事时首鼠两端,最终他错失了良机。

A. ①②⑥ B. ③④⑥ C. ②③⑤ D. ②③⑥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密琢高速河北段建成通车使北京大外环河北段全线贯通,有效地缓解了首都地区过境车辆的压力和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进程。

B. 为了保护快速增长的中国海外利益,以及大量的中国企业与人员的财产与生命安全,能否围绕“一带一路”构建新的国际安全体系,已经成为中国无法回避的历史使命。

C. 调查发现,不少民宿客栈,订单数和评价内容都可能是“刷”出来的。一些选址环境甚至装修都不好的民宿,在社交媒体上大肆渲染火起来后,但游客反映实际入住体验很差。

D. 国庆假期收费公路免费时段从1010000起至1072400结束,普通公路以车辆通过收费站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高速公路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

3. 填人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网络直播一方面打破了地域和空间的界线,而即时通讯的功能,以弹幕相互吐槽的方式, ①弥补了不少人在现实社交网络的缺憾。另一方面,它也给了普通人一个展现才华、打动人心 的机会。 ②,网络直播是移动互联时代不可阻挡的潮流和趋势。 ③,对网络直播而言, 最大的挑战, ④如何寻找到新的“爆点”, ⑤告别无序和野蛮生长, ⑥人们都将深受其害。



A B C D

同时 并能

可以说 因此 总之 当然

然而 当然 同时 相应的

并非 不仅要 不是 既要

而是 而且要 更是 也要

否则 甚至 不然 导致

A. A B. B C. C D. D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 ______ ______ 。”

苏轼在《赤壁赋》中借客人之口来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长流不息的语句是 ______ ______ 。”

大漠孤烟直, ______ ______ ,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王维)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1页,共19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陆游

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



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 岂知今日淮南路,乱絮飞花送客舟。 【注】①七兄:指陆游仲兄陆濬,排行七。扬州帅:即淮南东路安抚使。幕:幕府。②荛:樵夫,这里代表普通人。

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首联二句以简洁的笔墨概括了金兵南犯的经过,同时也交待了诗的写作背景。 B.诗人以“刍荛”自比,流露了其因不满现实而产生的归隐之意。 C.“空怀畎亩忧”表达了只能徒然为国担忧、壮志难酬的无奈。

D.尾联移情于景,诗人自己不忍与七兄分别,却不直接道出,而是将这种感情赋予多情的乱絮和飞花。

请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四、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小题,共11.0分)

6. 如图是关于“土豆翻身当主粮”的图画材料,请你阅读此图后,完成题目。要求内

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1)土豆能当主粮的优势有哪些?(不超过30字)

2)土豆要进行推广,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不超过30字)

7. 根据下面一段介绍性文字,概括“岭南画派”的三点艺术特征。(不超过35字)

岭南画派是指广东籍画家组成的一个地域画派,由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创立。“二高一陈”早年受业于居廉、居巢。“二居”的绘画风格很传统,到了“二高一陈”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他们创作了大量革命题材的作品,也创作了无数以山水、花鸟、人物为题材的大众化作品,用生机勃勃的新国画改观了中国画坛的缺乏生气的面貌。“二高一陈”曾在日本学习西方绘画技法,他们几乎都受到竹内栖凤等人的影响。他们的画作展出后,曾被“广东国画研究会”抨击为“国画叛徒”。他们坚持这种做法,同时运用撞水撞粉法、搓纸法、背后敷粉法等新的绘画技术,使中国画在传统的基础上得到丰富和发展,从而更赋内涵,更具魅力,更令人瞩目。如高剑父的《松风水月图》参加中德美展,后被德国政府征集收藏于柏林博物院。

2页,共19


岭南画派发展到今天,已是闻名遐迩,人才辈出。赵少昂、杨善深、黎雄才、关山月,这四位大师,是当代岭南画派的主要代表。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西方文献学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颇多。学习的第一步,是厘清概念,校准术语。 一百多年前,法国学者路易•阿韦在其《拉丁文本考证手册》中,将抄本与作者原

rité本相一致的情形称作 ,将抄本与其所从出的父本相一致的情形称作

authenticité.如今我们拟定的对应的中文译名是“正确”和“忠实”。

文本复制传播过程中的“正确”和“忠实”该如何理解?不妨以综艺节目上常见的“拷贝不走样”游戏打比方。具体操作是,比如有 ABCDE五个人,都背对主持人排成一列。主持人让A转过身,给他同时也给观众看一个词语“惺惺相惜”,然后将提示板收起。AB转过身,在不能说话,不能写字的条件下,通过比手划脚,让B领会这个词语。B再让C转过身,向他模仿A的比手划脚。依次进行,一直到E.如果E能说出“惺惺相惜”,则游戏成功。这个游戏与文本抄写复制传播颇为类似。提示板上的文字,相当于作者原本的表达意图。每一个人相当于一代抄本。

值得注意的是,对前代抄本惟妙惟肖的模仿,并不一定符合作者原本,因为前代抄本可能已经“走样”了。因而对前代抄本“拷贝不走样”,可以称“忠实”,但却不一定“正确”。

第一代抄本如果完全准确、毫不走样地复制了作者原本,堪称“忠实”,也堪称“正确”。如果其后每一代抄本也都能完全准确、毫不走样地复制前代抄本,那么可以说,截至当下,抄本堪称“忠实”而且“正确”。如果其中有一代抄本“走样”了,那么一般来讲,其后的抄本,或许可以称得上“忠实”,但谈不上“正确”。 西方学者将古典文本校勘的目标表述为“重建作者失落了的手稿”。也就是说,“正确”是校勘的终极目标。但由于古典文本的写定时代距今已千百年,作者手稿和早期抄本几乎都已不复存在,很难确定存世文本是否完全符合作者原本。于是人们退而求其次,将考量“忠实”与否作为文本校勘的暂时小目标。实现这个小目标的操作过程西方校勘学叫作“对校”。对校的结果,就是给存世抄本排出前后次序,然后在存世抄本证据的基础上,重建最早可考抄本的文本。

保罗•马斯《校勘学》将现有文献证据条件下能够恢复的文本称作“原型”。“原型”可以说是通过“忠实”度考察,不断剔除“走样”,最后逆溯到在传承环节上接近作者原稿的抄本。“原型”毕竟不是“原本”。想要进一步企及“正确”这个校勘的终极目的,就要在“对校”之后,再进行“修正”。“修正”必须是在“对校”所重建的原型的基础之上。

中国校勘学有“校异同”与“定是非”之说,颇类西方校勘学所谓“对校”和“修正”。其实仍有重要不同。中国校勘学所谓“校异同”,其实不是“对校”,而只是“校对”,其结果只是一个平面的异文列表。西方校勘学所谓“对校”,其实是在考察异文是否前有所承,也就是否“忠实”。最终结果是追溯到存世最早抄本,重建所谓“原型”。中国校勘学所谓“定是非”,最常引用的是段玉裁《与诸同志论校书之难》“是非有二,曰底本之是非,曰立说之是非。”所谓“底本之是非”,就是与作者原本一致与否。所谓“立说之是非”,就是作者立说是对还是错。西方校勘学所谓“正确”,其实只相当于“底本之是非”。至于作者立说是对是错,则不是校勘学所要解决的问题。

西方校勘学其实是将中国所谓“定是非”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对校,追求“忠实”,将文本恢复到现存最早抄本。如果对得到的文本仍有怀疑,则要进行第二步,即修正,追求最终的“正确”。正像 AE.豪斯曼所说,对校是科学,修正是艺术。

3页,共19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按路易•阿韦的说法,校勘学中的“正确”是指抄本与父本相一致的情形。 B在相继的多代抄本中,如果有一代抄本走样了,那其后的抄本就称不上“忠实”了。 C.校对可以给存世抄本排出前后次序,然后在存世抄本证据的基础上,重建最早可考抄本的文本。

D.要想达到校勘的终极目的,必须在“对校”所重建的原型的基础之上,再加以“修正”。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第二段用“拷贝不走样”游戏打比方,可以让读者更直观形象地理解“正确”和“忠实”。

B.文章引用保罗•马斯等人的著作,既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又增强了说服力。 C.文章从厘清概念、校准术语谈起,接着指出校勘的目标和步骤,最后通过中西校勘学的对比,表达了对校勘学前景的美好憧憬。

D.最后一段既指出了中西方校勘学的相似之处,又重点指出了两者的不同。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拷贝不走样”游戏和校勘学的终极目标都是“正确”,而非“忠实”。 B.只要做到对前代抄本惟妙惟肖的模仿,便可实现校勘的“正确”。

C.在现有文献证据条件下,通过不断剔除“走样”,可以得到比较接近作者原稿的抄本。 D西方校勘学只解决抄本与原本是否一致的问题,并不解决作者立说是对是错的问题。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

材料一:

科学素质一般指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科学方面的素质,主要包括了解必要的科技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世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20世纪90年代,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低,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2006年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 科学素质纲要》颁布以来,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的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如对中小学阶段科学课程课标进行修订,开展科学教师培训,开发科学课程,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等快速发展,科普图书、科普报刊、科普影视、科普网站等不断出新,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普日、科技周等活动持续开展。 10来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显著提高。上述工作有力推动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显著提升。据20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6.2%,比2005年的1.6%提高近四倍。

科学素质是决定公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实现美好生活的前提,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关键,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加大推进力度。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还不能有效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研究表明, 2015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30多个发达国家,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最低都在10%

以上。

2020年,我国要建成现代公民科学素质服务体系,并实现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0%的目标。

(摘编自《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材料二: 2006科学素质纲要》颁布实施以来,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大幅提升,年平均增长由2005-2010年的0.33百分点发展到2010-2015年的0.59百分点,再提升到2015-2018年的0.76百分点,逐步缩小了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

4页,共19




我国将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与公务员作为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点人群。领导干部与公务员的科学素质水平由 2007年的10.38%增长到2018年的20.84%在重点人群中居首位,保持了领先并快速增长的势头;城镇劳动者科学质水平由2007年的2.97%增长到2018年的10.14%;农民科学素质水平由20070.97%增长到2018年的2.62%

(摘编自《2018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报告》)材料三: 教育程度是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决定性因素,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是具备科学

质的公民产生的基础,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具备科学素质公民的比例明显提升。

2018年与2015年相比,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有所下降,在历次调查中首次出现文化程度较高人群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下降的状况。这一方面反映出随着接受高等教育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加,如何保证具备科学素质的人数也能同比例增长的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表明高文化程度人群的科学素养已进入高位增长和缓慢提升阶段。



(摘编自《2018中国公民科学素质主要调查结果》) 下列对材料相关数据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6.2%,虽与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发达国家有差距,但已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支撑。

B2006年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大幅提升,年均增长百分点明显提高,按这样的增长速度,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在2020年有望超过10%

C.2007-2018年,从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与公务员等不同人群科学素质水平的

5页,共19


比较来看,领导干部与公务员的增长率最低,城镇劳动者的增长率最高。

D.对于中国不同文化程度公民科学素质2018年与2015年发展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都有所下降,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均有所增长。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2006年《科学素质纲要》颁布实施,促进了我国中小学课程课标的修订、科技教育和科普工作的开展,大大推动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

B.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但我国不同职业、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程度之间的公民科学素质差距却越来越大。

C科学素质是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一种素养,科学素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一个重要指标,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

D.随着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加,再加上高文化程度人群科学素养提升缓慢,文化程度较高人群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会自然下降。

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10. 文学类文本阅读

保护人

【法】莫泊桑玛兰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官运!

有天早上,他从报上看到从前一位同学新近当了议员。玛兰重新成了他那位同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朋友。

不久议员摇身一变当了部长,半年后玛兰就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

起初,他简直有点飘飘然了。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仿佛别人只要一看见他,就能猜到他的身份。后来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有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抑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您知道,我现在当参事了,很想为您出点力。如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您甭客气,尽管吩咐好了。我在这个位置上,是有权力的。” 一有机会,他对任何人都主动给予无限慷慨的帮助。他每天都要给人写十封、二十封、五十封介绍信,他写给所有的官吏。他感到幸福,无比幸福。 一天早上,他准备去行政法院,屋外已经下雨了。

雨越下越大。他只好在一个房门口躲雨。那儿已有个老神父。在当参事前,他并不喜欢神父。自一位红衣主教在一件棘手的事情上客气地向他求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他看看神父,关切地问:“请问您到那一区去?” 神父有点犹豫,过了一会儿才说:“我朝王宫方向去。”

“如果您愿意,神父,我可以和您合用我这把伞。我到行政法院去。我是那里的参事。”

神父抬起头,望望他:“多谢,我接受您这番好意。” 玛兰接着说:“您来巴黎多半是为散心吧。” 神父回答:“不,我有事。”

“哦!是件重要的事吗?如果您用得着我,尽管吩咐好了。”

神父好像挺为难。吞吞吐吐地说:“啊!是一件无关紧要的私事……一点小误会。您不会感兴趣的。是……是一件内部的……教会方面的事。” “哎呀,这正属行政法院管。您尽管吩咐我好了。”

“先生,我也正要到行政法院去。您心肠真是太好了。我要去见勒尔佩、萨翁两位先生。说不定还得见珀蒂帕先生。”

“哎呀,他们都是我最好的朋友,刮刮叫的同事。我都恳切地去替您托托关系。包在我身上好了。”

神父嘟囔着说了许多感恩的话。

玛兰高兴极了。“哼!您可碰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神父。瞧吧,瞧吧,有了我,您的事情解决起来一定非常顺利。”

他们到了行政法院。玛兰把神父领进办公室,请他坐在火炉前面,然后伏案写到:

6页,共19


“亲爱的同事:请允许我恳切地向您介绍德高望重的桑蒂尔神父,他有一件小事当面向您陈述,务请鼎立协助。”

他写了三封信,那受他保护的人接了信,千恩万谢地走了。

这一天平静地过去了。玛兰夜里睡得很好,第二天愉快地醒来,吩咐人送来报纸。他打开报纸念到: 有个桑蒂尔神父,被控告做过许多卑鄙龌龊的事……谁知他找到一位叫玛兰的行政法院参事做他的热心辩护人,该参事居然大胆地替这个披着宗教外衣的罪犯,给自己的同事们写了最肯切的介绍信……我们提请部长注意该参事令人不能容忍的行为……

他一下就蹦起来去找珀蒂帕。

珀蒂帕对他他说:“唉!您简直疯了,居然把那老阴谋家介绍给我。” 他张皇失措地说:“别提了……您瞧……我上当了……他这人看上去那么老实……他耍了我……卑鄙可耻地耍了我。我求您,求您设法狠狠地惩办他一下,越狠越好。我要写信。请您告诉我要办他,得给谁写信?……对,找总主教!”

他突然坐下了,伏在珀蒂帕的桌子写道:“总主教大人:我荣幸的向阁下报告,最近有一个桑蒂尔神父欺我为人忠厚,用尽种种诡计和谎言陷害我。受他花言巧语哄骗,我竟至于……”

他把信封好,扭转头对同事说:“您看见了吧,亲爱的朋友,这对您也是个教训,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 (据郝运译文删改)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由于同学的帮助,玛兰才当上了行政法院参事。因此他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都主动向对方提供帮助,这是他回报的方式。

B.在当参事前,玛兰并不喜欢神父,但是在一位红衣主教向他请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这样描写达到了照应上文的目的。

C.玛兰被珀蒂帕训斥后,急于为自己辩解,并马上归罪于桑蒂尔神父。这足以看出他似乎很想保护别人,但实际上更关心自己的利益。

D.桑蒂尔神父起初并不想用“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麻烦玛兰,因此他回应玛兰的请求时吞吞吐吐,这种神情表现了他内心的犹豫。 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9.0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陈亮,字同甫,永康人。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尝著《酌古论》,郡守周葵得之,曰:“他日国士也!”及葵执政,朝士白事,必指令揖亮。因得交一时豪俊。 隆兴初,与金人约和,天下忻然幸得苏息;独亮持不可,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亮圜视钱塘,喟然叹曰:“城可灌耳!”盖以地下于西湖也。淳熙五年,孝

宗即位,又十七年矣。亮更名同,复诣阙上书。书奏,孝宗赫然震动,欲榜朝堂,用种放故事,召令上殿,将擢用之。左右大臣恶其直言,遂有都堂审察之命。亮待命十日,再诣阙上书。帝欲官之,亮笑曰:“ 吾欲为社稷开数百年之基,宁用以博一官乎?”遂渡江而归。日与邑之狂士饮,醉中戏为大言,有欲中亮者,以其事首刑部侍郎何澹。澹尝为考试官,黜亮,亮不平,数语侵澹,澹闻而嗛之,即檄状以闻,事下大理,笞掠亮无完肤。孝宗知为亮,及奏入取旨,帝曰:“秀才醉后妄言,何罪之有”划其牍于地。亮遂得免。

居无何,亮家僮杀人,适被杀者尝辱亮父,其家疑事由亮,闻于官。乃囚亮父于州

7页,共19


狱,而属台官论亮,情重,下大理。时丞相王淮知帝欲生亮, 辛弃疾素高亮才,援之尤力,复得不死。



亮自以屡遭大狱,归家读书,所学益博。是时,熹与亮往复论王伯之辨叶适曰:“同甫既修皇帝王伯之学,上下三千余年考其合散,发其秘藏,见圣贤之精微常流行于事物,儒者夫其指,故不足以开物成务。其说皆今人所未讲,朱元晦意有不与而不能夺也。”

未几,光宗策进士,问以礼乐政刑之要,亮以君道师道对。时光宗不朝重华宫,群臣更进迭谏,皆不听。得亮策,乃大喜,以为善处父子之间。奏名第三,御笔攉第一。既知为亮,则大喜。孝宗在南内,宁宗在东宫,闻之皆喜。授佥书建康军判官斤公事。未至官,一夕卒。年五十五。

亮虽为布衣,家仅中产,畸人寒士,衣食之,久不衰。卒之后,叶适请于朝,命补一子官,非故典也。 (选自李贽《陈亮传》有刪节)【注】①种放:北宋隐士,曾多次谢绝朝廷的征召,后来被诏到京城。②伯,即“霸”。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奏入,不报 B.群臣更进迭谏 C.襟三江而带五湖 D.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A.他日国士也 B.盖以地下于西湖也 C.何罪之有 D.而刘夙婴疾病

报:回复 更:轮流 带:引入、带动 矜:自夸 今臣亡国贱俘 去以六月息者也 彼且奚适也 凌万顷之茫然

下列各组中文言特殊句式类型不相同的一组是 ______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周葵担任郡守时读了陈亮写的《酌古论》后,便断言陈亮日后定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等到周葵执掌朝政,常指使朝中学子去拜见陈亮。

B.陈亮渡江而回,每天和县邑的狂士喝酒,因喝醉了乱说大话而被人中伤下狱,被拷打得体无完肤,幸亏皇帝干涉才得以幸免。

C.陈亮与朱熹就“王伯之辨”又多次激烈的争论,叶适认为陈亮的学说都是今人没有讲到的,朱熹

对陈亮的观点虽不认同但也不想改变什么。

D陈亮在光宗策选进士时状元及第,被朝廷授予佥书建康军判官厅公事,然而还没等到上任,在一天晚上突然去世了。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欲为社稷开数百年之基,宁用以博一官乎? ②而辛弃疾素高亮才,援之尤力,复得不死。

③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1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周末,小明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春天雨水多,道路泥泞,小明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小明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小明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

8页,共19


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妈妈说:“我就知道你有能力挑这个担子,你真棒。”

要求:小明挑秧的前后变化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写一篇文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9页,共19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①罄竹难书: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不能用于形容“科研成就”,错误。 ②甚嚣尘上:人声喧嚷,尘土飞扬。原形容军中正忙于准备的状态。后来形容消息普遍流传,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正确。

③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正确。

④丝丝入扣:织布时每条丝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比喻做得十分细致,有条不紊,一一合拍。不能用于形容“衣袍”,错误。 ⑤励精图治: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不能用于形容“项目经理的活动”,错误。 ⑥首鼠两端: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又动摇不定。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高考能力层级E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 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

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

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 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

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答案】D

【解析】A.搭配不当,“缓解”和“进程”搭配不当,把“缓解”改成“加快”。 B.搭配不当,“能否”和“已经成为中国无法回避的历史使命”是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

C.结构混乱,“一些选址环境甚至装修都不好的民宿,在社交媒体上大肆渲染火起来后……”中途易辙,把“一些选址环境甚至装修都不好的民宿,在社交媒体上大肆渲染火起来后,但游客反映实际入住体验很差”改成“在社交媒体上大肆渲染火起来后,些选址环境甚至装修都不好的民宿,被反映实际入住体验很差”。 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搭配不当主要类型:1、主谓搭配不当。 2、动宾搭配不当。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3.【答案】A

10页,共19


【解析】①不能填“将”,与“弥补了不少人在现实社交网络的缺憾”中的“了”矛盾,所以排除D.③前后有一定的转折意味,所以不能用“同时”,排除C.④⑤之间是并列关系,且要否定④,肯定⑤,所以排除BC 故选:A

本题考查使用虚词和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层级为E解题时首先通读语段,理解段意,在此基础上分析句子间关系和关联词语的搭配,确定虚词,可先从易选项开始,用排除法解答此题.

关联词的使用属于考纲中“正确使用词语”的一部分.在历年的高考语文卷中多有涉及,却易被考生忽视. 正确和适当使用关联词语,会使语句通顺,语言畅顺,叙述清楚,说理深刻,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因此,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关联词语,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课.在教学中,我采用系统归类,分析比较,揭示规律,进行关联词的复习. 4.【答案】【小题1】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小题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小题3】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



【解析】故答案为:

1)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重点字:葚)

2)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重点字:臾) 3)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重点字:候)

本题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属于情境型默写题,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或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赤壁赋》中的名句辑录:

1)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5)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5.【答案】【小题1B 【小题2



【解析】1B.“流露了其因不满现实而产生的归隐之意”错,“诸公谁听刍荛策”表达了抗敌复国策略不能得到采纳的悲愤。

2“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二句借景抒情,“危楼”,即高楼。当时,诗人身受羁绊,无计可施,拳拳报国之心竟与打到窗上的急雪一样碎成粉末;登上高楼,远望狼烟四起,诗人更不禁涕泪交流,这一细节描写表达出诗人内心深深的痛苦。“涕俱流”这一细节写出了诗人与七兄弟登高的流泪,凸显出兄弟七人对家国命运的无限担忧。



答案:(1B

2)①借景抒情,借描写急雪打窗的情景,表达了内心的痛苦;②细节描写,通过描写与七兄登高望远“涕俱流”的细节,表明诗人心中对七兄的担忧和对国家的赤诚之心。



译文:

刚刚报传边地的烽火,已照亮了建康城头;不久又闻说金人的兵马,已集结在瓜州渡口。

11页,共19


当权的衮衮诸公,有谁肯听听百姓的意见?我们在野的人呵,只能白白地为时局担忧。 大风急雪扑打着窗棂,心儿和雪珠一起破碎,登上高楼向远处眺望,你我都不禁热泪横流。

又哪里想到呵,今日里、柳絮轻飘、乱红飞舞,送你的客船去往那,淮南东路的古城扬州!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报国之情和忧国之念的作品。诗的前六句追怀旧事,寄慨遥深;后两句既有送行之意,也有对金兵的突然退却难以置信,又欣喜若狂。

“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二句概括了诗人最初听说金兵已迫近南京城,来势凶猛;不久又得闻金兵集结在瓜州渡,气焰益炽。

处此危难之际,诗人多想挺身而出,联合抗金志士,挽狂澜于既倒,为国除危,为民解难。可是,只求苟安、不思恢复的南宋朝廷早已把他看成心存不轨的异己分子,不能容许他执掌重兵、慷慨赴敌。意识到这一点,诗人内心充满愤慨:“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诗人曾多次向朝廷提出抗敌复国的军事策略和政治措施,然而满朝公卿,尽皆畏敌如虎,嫉贤如仇,没人肯听取他的意见。诗人的上书,要么如石沉大海,杳无回音,要么如虎须捋毛,招致处罚。作为备受歧视的在野人士,他只有徒然地为时局担忧。这两句前后照应,因果分明,对比强烈:一边是诸公堵塞贤路,不恤国计;另一边则是诗人系念时局,忧心如焚。孰是孰非,孰善孰恶,一目了然。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二句借景抒情,写出了具体的景物特色,这虽已成为旧日之事,却深深地镌刻在诗人的记忆之中。“七兄”即将奔赴的扬州正是当时的兵燹之地。

在送别的时刻,诗人首先想到那惨痛的景象并形诸诗笔,是极为自然的事情后两句折回题意,渲染送别之情。“岂知”,点明形势的变化出乎诗人的意料之外--当初,他何曾料及金兵会发生内讧,使一场更大的战祸得以弭息。“乱絮飞花”,则暗示随着金兵的撤离,淮水以南地区又恢复了和平景象。诗人笔下的花絮,不仅充满生机和活力,而且具有人的意识、人的情感,欣然担负起送客的使命。它们追随在七兄乘坐的小舟前后蹁跹起舞,既表欢送之情,亦致挽留之意。此情此意,不能不使七兄深受感动。其实,多情的与其说是乱絮飞花,莫如说是诗人自己。诗人自己眷眷然不忍与七兄分别,却不从正面说破,而将自己的感情赋予乱絮和飞花,于是,乱絮飞花便变得如此深情缱绻。这幅生意盎然的“送客图”,实际上只是诗人的主观意识外化后产生的某种幻象。如果说诗的五、六两句是触景生情的话,那么,这两句则是移情于景了。而无论触景生情,还是移情于景,究其效用,都有助于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诗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艺术上看,这首诗不仅属对精切,造语工巧,而且情寓景中,意余言外。

1)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评价古诗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考生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的内容,然后将内容与选项进行认真的比对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语言风格和艺术特色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理解诗歌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侧重于把握诗歌流露的情感特质,从而把握其风格特点 诗歌单项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6.【答案】(1)本题考查学生图标转换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细致理清图片的主要内容,题干表述为“土豆能当主粮的优势有哪些”,从图片一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土豆易于种植,更容易吃饱,容易饱腹。

12页,共19


2)本题考查学生图标转换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细致理清图片的主要内容,题干表述为“土豆要进行推广,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从图片一、二综合反映出的具体信息可以看出,要加大土豆的种植面积,提高土豆制作、培植的工艺,同时需要政府增大资金的投入。

答案:

1)易种植、易贮藏、易推广、饱腹感更强、比做配菜更健康。(3分) 2)①提高加工工艺。②需要政策资金扶持。③需要扩大种植面积。(3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标转换的基本能力。

图文转换题就是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从近几年的考题情况看,有时只需将图表所包含的一般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即可,有时则需要将图表中所蕴涵的内在信息用语言表述出来,且往往表现为一些观点型或结论型的句子。由此可见,这种题型对考生敏锐捕捉信息,精确分析信息和准确精炼概括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7.【答案】通观材料,本段由十句话组成,“岭南画派”的三点艺术特征表现在对绘画题材的革新上、对西方绘画的学习上和对传统技法的发展上。根据这三点可从文中提取出关键句加以概括,据“用生机勃勃的新国画改观了中国画坛的缺乏生气的面貌”可概括为“革新绘画题材”,据“曾在日本学习西方绘画技法”可概括为“学习西方绘画技法”,据“使中国画在传统的基础上得到丰富和发展”可概括为“发展中国画的传统技法”。



答案:

①革新绘画题材,②学习西方绘画技法,③发展中国画的传统技法。



【解析】本题为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对相关信息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此题为提炼概括信息题,其应用性、能力性、综合性很强,与日常生活实际联系得很紧密。首先弄清题目要求,看它要求我们怎样压缩,再依据句号和分号划分结构,把握原材料的内容要点,然后分析原材料哪些信息是跟题干密切相关应该保留的,哪些是次要的可以舍去的,最后对综合思考后的结果进行文字上的加工,使其语言规范。 8.【答案】【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解析】(1A.校勘学中的“正确”是指抄本与作者原本相一致的情形,原文第二

rité段为:将抄本与作者原本相一致的情形称作,将抄本与其所从出的父本相一致的

情形称作authenticité.如今我们拟定的对应的中文译名是“正确”和“忠实”;B.与原文不符,第四段:如果其中有一代抄本“走样”了,那么一般来讲,其后的抄本,或许可以称得上“忠实”,但谈不上“正确”。C.偷换概念,“对校”而非“校对”,原文第七段为:想要进一步企及“正确”这个校勘的终极目的,就要在“对校”之后,再进行“修正”。

2C.无中生有。文章并没有谈及作者对校勘学前景的美好憧憬。

3B.据第三段文意:对前代抄本惟妙惟肖的模仿,并不一定符合作者原本,可以称“忠实”,但却不一定“正确”。



答案:

13页,共19


1D 2C 3B

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9.【答案】【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



【解析】(1A.“已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支撑”说法不恰当;原文是“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还不能有效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A.“大大推动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错,夸大作用,原文有“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加大推进力度”。B.从材料二和材料三可以看出不同职业和不同文化程度的公民科学素质的差距拉大,但没有提到不同地区的公民科学素质的差距拉大。D.“高文化程度人群的科学素养增长比例会自然下降”表述绝对化。

3)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可以结合“2006年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的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国将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和领导干部与公务员作为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点人群”概括得出。



答案: 1A 2C 3①制订计划:颁布科学素质纲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 2020年)》。②加强教育:提升公民受教育程度,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的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工作,如对中小学阶段科学课程进行修订,等等。③明确重点:我国将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和领导干部与公务员作为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点人群。 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细致咀嚼重要语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先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较,最后进行辨析。 3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筛选、整合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对文中重要内容准确提炼概括。 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

14页,共19


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10.【答案】【小题1C 【小题2 【小题3



【解析】(1A.不是回报的方式,而是炫耀。 B.不是照应上文,而是引起下文。 C.正确。

D.除了犹豫之外,还有不安、恐惧或者受宠若惊。 故选:C

2)“一有机会,他对任何人都主动给予无限慷慨的帮助”看似慷慨,实际上是“为了炫耀”;“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有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抑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他甚至给一个被控告做过许多卑鄙龌龊的事的神父写介绍信,事情被发现后,他极力为自己辩解“我上当了……他这人看上去那么老实……他耍了我……卑鄙可耻地耍了我。我求您,求您设法狠狠地惩办他一下,越狠越好”其实却根本是他自己主动要求替人家介绍的;由此可见,他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伪善者,是一个自私自利,见风使舵的人;当然,也不排除他这些举止里有热心和天真,但不问缘由地给人办事,可见他没有原则;

3)从主题来说,本文批判了那些为了证明自己有能力而不分青红皂白,毫无原则帮助他人的人;而官员因他介绍就帮忙,也讽刺了官场中这种趋炎附势的现象,更揭露了黑暗的社会现实;从人物塑造上来说,一开始作为“保护人”显得格外热心、热情,让人感到他仿佛是个慈善的人,结果当他保护的对象是恶棍后,他惊慌失措的推诿责任,前后对比突出人物性格;从情节上来说,以他当上“保护人”后的事作为故事主体,以他热衷于“保护”人,根本不分辨被保护人的善恶,交织成故事的矛盾;保护人和被保护人形成两条线索,保护人“热心”保护,被保护人故意隐瞒事实,一明一暗,让文章结构紧凑;



答案: 1C

2)①自私,趋炎附势,见风使舵;②伪善,爱慕虚荣,自高自大;③天真,热心,却没有原则

3)观点一: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深刻。

①以小见大,揭露当时法国上层社会的不良风气和多种黑暗现实;②讽刺官场中趋炎附势、官官相护、相互推诿的丑恶现象;③揭示出一个道理:如果社会需要保护人,如果大家都寻求保护人,社会就会失去“保护”,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的公正的思考与追求。 观点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①抓住“保护人”时刻想要保护他人的这一突出心理特征,采用夸张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物性格;②以“保护人”为线索,使对比手法更加突出,有利于揭示人物性格的前后反差;③通过“保护人”含义的变化,淋漓尽致地集中呈现小说的讽刺特色。

观点三:使情节结构更加紧凑、有序

①以“保护人”的故事构成情节发展的主体,使结构主干突出,不枝不蔓;②以“保护”与“被保护”为纽带,聚拢各种人物矛盾,使结构层次分明,井然有序;③围绕“保护

15页,共19


人”安排相辅相成的明暗两条叙事线索,使结构收放自如,平中见奇。

1)本题考查小说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 2)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3本题考查小说标题的作用;可从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主题等内容和手法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备选选项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及手法的作用概括不当,其中手法集中在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作用等。选择题错误选项的命制往往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11.【答案】【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



【解析】(1C.以……为腰带,译: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腰带。

2A.均为判断句,第一句“也”表判断,第二句是语义上的判断句,译:这个人将来一定是一个国士;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B.均为状语后置,调为:盖以地于西湖下也;以六月息去者也,译:大概是因为钱塘城的地势比西湖低吧;凭借着六月的气息离开北方。C.均为宾语前置,调为:有何罪;彼且适奚也,译:什么罪呢;它将飞往什么地方呢。D.被动句,语义上的被动,译:但祖母又早被疾病缠绕;定语后置句,调为:凌茫然之万顷,译:越过茫茫的江面。

3C“朱熹对陈亮的观点虽不认同但也不想改变什么”理解有误,由原文“其说皆今人所未讲,朱元晦意有不与而不能夺也”可知不是不想改变,而是没办法改变。 4)①为,替;社稷,国家;宁,哪里;博,换取。

译:我是想替国家开创数百年的基业,哪里是想借此来换取一个官职呢? ②素,平常;高,看重;援,救援;尤力,特别卖力;复得不死,被动句。 译:辛弃疾平常就看重陈亮的才学,所以援救陈亮时特别卖力,(陈亮)才能不被处死。 ③决起而飞,迅速飞起来;抢,碰到;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空然后向南飞呢?

译:我迅速飞起来,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下来,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空然后向南飞呢?



答案:(1C 2D 3C

4)①我是想替国家开创数百年的基业,哪里是想借此来换取一个官职呢? ②辛弃疾平常就看重陈亮的才学,所以援救陈亮时特别卖力,(陈亮)才能不被处死。 ③我迅速飞起来,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下来,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空然后向南飞呢?



16页,共19


译文:

陈亮字同甫,是永康人。出生时眼睛里有异样的光芒,为人很有才气豪迈不群,好谈论兵法,论述评议滔滔不绝,写几千字的文章很快就能完成。曾经写作《酌古论》郡里的太守周葵看了后说:“这个人将来一定是一个国士!”到了周葵执政的时候,朝廷的士子禀告事情时,周葵一定让他们向陈亮行礼,陈亮因此能够结交当时的豪杰。 隆兴初年,(宋国)跟金国签订合和平协议,国人很高兴能有这样休养生息的机会;唯独陈亮表示不赞同,于是上呈《中兴五论》,奏章送入朝廷,(皇帝)没有答复。陈亮围绕钱塘城察看,感叹地说曰:“钱塘城将要被水淹没啊”!大概是因为钱塘城的地势低于西湖吧。淳熙五年,孝宗即皇帝位有十七年了。陈亮改名陈同,再次到皇宫上书。奏章呈上后孝宗非常震动,想要将它张贴在朝堂上,仿效种放上书的先例,召请陈亮召上殿,准备破格提拔任用他。皇帝亲近的大臣厌恶陈亮的直言不讳,于是皇上就颁下都堂审察的诏令。陈亮等待诏令十天后,再次到皇宫上书。皇帝想要授予他官职,陈亮笑着说:“我是想替国家开创数百年的基业,哪里是想借此来换取一个官职呢?”于是渡过长江回到了家乡。整天与同县的狂放的士子饮酒,醉酒后讲了一些大逆不道的话,有一个想中伤陈亮的人,把这件事向刑部侍郎何澹告发。何澹曾经担任考试官,黜免了陈亮,陈亮愤愤不平,屡次在言语中轻慢何澹,何澹听到后怀恨在心,就把这个情况写下来禀告上司,陈亮因这事在大理寺受审,受到鞭笞拷打,被打得体无完肤。孝宗了解陈亮,等到官员上奏请旨的时候,就说:“陈亮这事是秀才醉酒后胡言乱语,哪里有什么罪过!”便将(治陈亮罪)文牍丢到地上。陈亮这才得以免罪。

过了不久,陈亮的家奴杀了人,凑巧被杀的人曾经侮辱过陈亮的父亲,那家的人因此怀疑事情是由陈亮指使的,便将他告到官府。于是将陈亮的父亲囚禁在州里的监狱,属台官认为陈亮的案情很严重,便将他交由大理寺处理。当时丞相王淮明白皇上想要救活陈亮,而辛弃疾、罗点等人平常就看重陈亮的才学,所以援救陈亮时特别用力,(陈亮)才能不被处死。

陈亮因为自己屡次遭受牢狱,回家励志读书,所学十分广博。这时,朱熹与陈亮展开“王霸义利”之争,叶适说:“同甫既已经研究皇帝王霸之学,在上下三千多年中考察它的聚合消散,探究它的奥秘,观察到圣贤的精微之处常常在事物之间广泛传布,儒者失掉了它的旨要,所以不足以揭开事物的真象,使人事各得其宜。他的学说都是今人所没有讲到的,朱元晦不予赞成,却不能改变。”

没过多久,光宗考试进士,拿礼尔政刑等关键问题询问进士,陈亮用君道师道来作答。当时光宗不朝拜太上皇孝宗(重华宫),群臣接连不断的劝谏,光宗都不听。听了陈亮的策对,就很高兴,认为陈亮的话有益于处理父子之间的关系。陈亮被考官列为第三名,光宗亲笔破格提至第一名。后来知道是提拔的是陈亮,就非常高兴。孝宗住在南内,宁宗(宋宁宗赵扩,光宗第二子)住在东宫,他们听说了这件事都高兴。陈亮被授予建康军判官厅公事签书的官职。还未到任,就在某天晚上死去,年仅五十五岁。 陈亮虽然是一个平民,推荐士子恐怕没有谁不得上他。家中只有中等的家产,是个才能特异家境贫寒的人,他就这样生活一直没有改变。去世以后,叶适向朝廷请求,将陈亮的一个儿子补授为官,但是朝廷没有这样的先例。

1)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重点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2)考查文言句式,要熟记句式类型,结合句子具体分析。

3)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和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要求我们在阅读时注意及时总结每一段所讲的内容,关注陈述对象、具体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还要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件的先后顺序和来龙去脉等,同时要注意重点词语或句子的正确翻译。 4考查文言翻译,要掌握文言文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等考点,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17页,共19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12.【答案】学会舍弃

鸣蝉奋力地甩掉了外壳,才获得鸣叫蓝天的自由;壁虎挣脱掉受伤的尾巴,才得以在危急时刻保全自己的性命。算盘如果变得座无虚席,也就丧失了运算的能力。学会舍弃,是一种财富。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舍弃了官位,才获得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并赢得千古美誉;李白因“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意气放弃了世俗的利禄,才获得了“须行即骑访名山”的自由而成为伟大的诗人。 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一生勤劳到苦,他受欧洲“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的影响,追随著名物理学家泰勒博士研究物理,他一直想写一篇实验论文,但最终没有好的发现,人们一度曾讥笑他。杨振宁也意识到自己的动手能力比别人差。

后来,在泰勒博士的引导下,杨振宁毅然放弃了自己钟爱的实验室,转向物理理论领域的研究,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丁俊晖之所以能在国际斯诺克界取得如此的成绩,都是缘于他在初中时做出的一次选择,当时他十分喜爱台球,并显示了一定的天赋。然而传统观念却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他不知如何选择。在与父亲商量之后,他毅然放弃升学,专攻“斯诺克”,终于取得多次公开赛冠军和世界冠军,被称为“东方之星”。这些都源于他善于舍弃,放下顾虑,勇敢抉择,最终取得成功。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马达加斯加群岛有一群顽皮的猴子,经常偷吃人们丰收的花生糯米,这里的人们想了个办法,将花生糖果放到了一个颈口瓶中,当猴子们看到瓶口的美味时,将手伸进去,抓一把花生糖果后才发现这时手已经出不来了,直到人们抓住它时,它依旧不想放弃糖果,不会适时的舍弃,使聪明的猴子落入人们的手中。 正如你穿着衣服和鞋袜挑着担子进入溜滑的田埂上时,就会心跳加快双腿发抖,担子没有加重,也不是你没有能力挑担子,而是你担心摔倒,弄脏衣服,顾虑太多。当你脱去衣服和鞋袜,你会很快地走出田埂,适时的舍弃使你获得成功。

鸣蝉的舍弃使它获得自由,壁虎的舍弃使它重获生命,算盘的舍弃使它拥有价值,确的舍弃才会使你走向成功的彼岸。

当然,不是所有舍弃都会使你成功,错误的舍弃只会让你距离正确的道路越来越远。正确舍弃如罗盘,指引你航行的方向,如何正确舍弃,还真是人生的一个大问题,需要我们好好学习呀!



【解析】这则材料中的事例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们所无法体会的,但是母亲“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的话,学生们应该能够理解,材料的含意告诉我们:做事要集中注意力,不要背负那么多的包袱。此则材料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做人的道理,生活是年轻人健康成长的第一课堂;只有领悟了这一点,才能做出成绩来。从这一点生发到自己的生活,才能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当然,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材料,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 参考立意:

甩掉顾虑,奋然前行; 学会舍弃,方能成功; 大行不顾细谨;

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18页,共19


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从文体上看,本题要求写记叙文,要注意细节描写,以情动人。



19页,共19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c7e04ee0b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