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2023-01-25 07:04: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小学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欢迎阅读!
生活,源于,用于,数学,小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小学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作者:经学宏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6年第04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399-01

教学生活化在教学中的广泛推广,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上,要想使"人人都能获得必需数学知识,人人都学有价值的数学",就要在教学模式上下功夫。因此,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在这种需求下应运而生。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现严重脱轨现象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是,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并不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方式,只是在原有的传统教学方式上加以改善,完善出一套让学生喜欢并且愿意接受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文结合生活实际情况,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进行探讨。 1.结合实际 ,让数学与生活相结合

数学的魅力所在就在于"数学很有用",这是被千百年来人们的生活实践所证实了的。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但这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并能做得到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创设生活情境、采撷生活实例,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捕捉数学信息,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例1:在教孩子数数时,应该帮助他们建立数的概念,知道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2.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

2.1生活化的教学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情境,与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师可以运用课前导入的方法,在上课之前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消除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紧张感,缓解学习压力,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自主表达,发表见解。

2.2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回归生活,在学生原有的认知上,将生活中丰富的信息引用到教学中。比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的时候,通过对书本的参照让学生思考或者谈论,然后找出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如长方形,生活中常见的有床、桌子、牌匾、书本等,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与书本相关联的知识,让小学数学的学习充满趣味性。这种教学方式的作用在于:

1 增强学生的动脑能力和整理信息能力。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把数学的教材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在学习课文知识的时候,在课本内容中找到与生活相关联的数学知识,通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自己的动脑思考和整理,把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运用到课本中,把课本上的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上,这样的循环利用使学生的动脑能力和整理信息能力极大的增强,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味。 2 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时间还给学生,不要一味地把自己的知识硬塞给学生,在课堂上自导自演,自问自答。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大胆提问,大胆猜测,大胆发言,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合作交流,让学生主动在生活学习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运用,使小学数学在教学中更加生动、更加活跃、更加有趣,使学生更加愿意接受数学的学习,摆脱对数学存在的紧张感和恐惧感。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多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互动交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增强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价值意义。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信息,同样生活中时刻都会运用到数学,只有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情趣,学生才能够在数学的海洋中自由的遨游。让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遍地开花,也让数学成为生活中快乐的元素。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d332f4c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f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