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022-12-23 07:2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欢迎阅读!
规律,人类,及其,社会,发展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的,。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 、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 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 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4 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生产力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B 、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C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单项选择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 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



5 上层建筑是指( A、社会的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 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6、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D、实现社会公平



7、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 ,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这是(

A、唯心主义史观 B 中主义史观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8、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A、阶级斗争史 C、劳动发展史





D 史循环论的观点

B 想发展史 D 化发展史



9、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A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 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 C 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 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10、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 A、经济条件

B、法律制度

C、传统观念

答案: 1.A 2.C 3.A 4.D 5.D 6.C 7.C 8.C 9.C 10.A



D、文化水平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以上选项是符合题目 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 社会存在包括( C、经济关系



B、社会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 D、全部社会关系



A、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 2 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 A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

B 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 C 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 D 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 3 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为( B 它属于上层建筑 C 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D 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A 它能引起劳动对象的变革,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4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变化与发展 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 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具有反作用 D 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包括自然科学



5 “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 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葬 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A 抹杀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 B 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 C 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 D 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答案: 1.ABC 2.ABCD 3.ACD 4.AB 5.AB



三、辨析题:对命题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

1、“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历史是人的有意义有目的的活动, 思想因素在历史发展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 研究思想史对于深入认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 有重要意义。

唯物史观认为,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 的历史, 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 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把一切历史归 结为思想史的观点本质上是唯心史观。

2 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只有反映了社会存在的 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反映经济基础的政治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不反映 经济基础的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3 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单线的, 力的跨越发展。

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有条件的, 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 在改革和开放的条 下,通过利用生产力的已有成果,从而打破生产力的单线发展,实现跨越。

在当代中国, 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特别重要。 由于历史的原因, 中国生产力比

可以实现生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d6b9fd569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6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