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取向的扬弃——《孟子·告子上》“生之谓性”章疏解

2022-07-06 23:0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认知取向的扬弃——《孟子·告子上》“生之谓性”章疏解》,欢迎阅读!
孟子,疏解,扬弃,取向,认知





作者:郭美华[1,2]

作者机构:[1]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上海200234;[2]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上海200241

出版物刊名: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页码:139-147 年卷期:2018 4

主题词:孟子;生之谓性;白之谓白;普遍性;个体性;认知主义



摘要:从人自身的真实存在来理解人的本质,需要克服认知主义的错误。对于《孟子》中极为重要的"生之谓性"之辨,传统上充满了分歧。理学之朱熹,心学之牟宗三,都认为孟子否定了"生之谓性"说。心学主流与气学派都肯定"生之谓性"这个命题本身,即认为人的现实生存活动造就人的本质。"生之谓性"的本义恰好区分于"白之谓白"的理解,后者是一种基于认识论的普遍主义执取,而前者注目的则是生存论的切己之行。行动或行事的具体活动,是孟子论性的起点和归宿。孟子言性,一方面关注普遍性的担保问题,另一方面更突出个体性的生命践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e2585ff09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5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