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生态

2022-05-08 09:23: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艺术与生态》,欢迎阅读!
生态,艺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艺术与生态

作者:王

来源:《艺海》2010年第03

中国当代艺术经过早期的艺术本体学与哲学启蒙后,迅速向泛政治学与社会学转向,栗宪庭《重要的不是艺术》的出版,更是把这一思潮推向高潮。其背后的逻辑明显地指出两大方面的影响:首先是国家整体人文环境的剧烈变化。从意识形态的高压到改革开放,其间艺术家们不自觉地把学术主张放到与之对应的社会现实之中,艺术家个人的表述与宏观的现实元素同流,其结果自然是后者大于前者。另外,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化进程深入,各类资源与文化信息的海量注入直接催生出一系列新的命题,艺术本身在传播与交汇等过程中被收录进另一个文化话语系统,个人的艺术主张隐身于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勾兑形式之中。

这一切都把中国当代艺术指向一个环境时代。从意识形态环境过度到全球化文化环境。宋庄艺术节上,栗宪庭把焦点锁定在中国艺术家的群体聚集现状,无遗是对以往主张的深一层陈述。此种视角不是简单的环境决定论,而是类似于麦肯锡的生态分析法。渴望从一种外在的组织形态来观照其内在的生命特征。这也就是说从中国当代艺术的生态角度来剖析其背后的学术基因。巫鸿在《美术史十议》当中提到,中国的传统绘画经常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地变换地点、观看方式、功能,即被重新赋予历史物质性。这种区别于艺术本体性的研究,揭示了艺术作为生态或使用中的一个环节在被不断地定义自身,这种定义的最终结果,既会像巫鸿所说的重新反哺视觉本身,又会进一步完善这种由多个元素所组建的艺术生态关系与产生逻辑。

这是现代社会公司化进程中的一种可识别方式。即艺术家个体的生产关系被生态链条所吸纳,个体的劳作被看作是链条的一环节,个人精英主义被产品精英主义所包容。上海艺术家徐震也在今年宣布,从今以后不再以徐震作为符号出现于任何展览,取而代之的是没顶公司”,生产作品也不再是以一己之力而承担,而是由其下属的公司共同分工完成。没顶公司像大多数公司一样有着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承担着不同的功能。这种大规模协作的方式区别于安迪·霍尔的工厂。在安迪的视野里,“工厂是一种顺应商业社会产品需求的产物,如何最大程度量化作品是目的,所指涉的是环境至上;没顶公司却是将外在的环境接入生产的整体逻辑,以期完成内在消化。

综上所述,无论是栗宪庭以环境切入艺术,巫鸿所提供的因时间、功能而更改艺术原境的后,还是没顶公司基于艺术整体创作的程序更新,都为中国当代艺术指出一条新的路径,这个路径由下面几个方面构成:

一、 生态与艺术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如果说以往艺术与生态的关系只是相互影响,那么,环境话题的进一步扩大,将会变成一个系统的学术的课题,即中国当代艺术的泛政治学、社会学方向将会位移到具体的社会个案与环境个案。这种个案不再简单地停留在中与西、官方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e5a9cb8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