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教案完整版

2022-03-25 00:0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教案完整版》,欢迎阅读!
稳态,整版,内环,教案,人体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教案设计

【扫描高考

本节知识点主要有内环境的组成及各组分间的相互关系、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等。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细胞内环境的局部模式图、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图是常用的命题素材,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一些和内环境与稳态相关的基础知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内环境概念、作用及理化特性,理解稳态意义。

2、能力目标:训练图文转化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识图析图能力、设计实验能力 3a)以自己为例,认识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的辩证统一关系。

b)通过对内环境与新陈代谢关系的分析,逐步树立科学保健的生活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 落实方案:

1、以人体为例,首先阐明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的组成及其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2、精讲典型实例——缓仲物质对pH的调节过程,说明pH对内环境稳态的影响。 3、结合新陈代谢的过程与实例归纳出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难点: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突破策略:

1、理解内环境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2、通过人体内血液的PH调节过程,使学生掌握内环境稳态的基本原理。 3、配合典型题例加深理解。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预习。列出预习提纲,寻找相关疑点。

2.指导学生思考。根据预习情况对提出的疑点寻找思考线索。

3.指导学生归纳。通过运用实例分析,图解说明、小组讨论等教学手段,最终引导学生归纳出核

心内容“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本节学习内容。 2、学生预习并思考:

A、内环境:体液的概念及组成;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问的关系并用图形描述。 B、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

概念:----------------------------------

血液PH维持正常值:----------

维持因素:血液中存在许多多对酸碱度起:-----------

C、稳态机制:在-------------共同调节下,各系统器、官协调活动的结果。 意义: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 破坏:将引起代谢紊乱,导致疾病。如血液中CaP含量降低时,会导致----病(成年)和-------------------病(儿童);血钙过高导致-------- 六、课时演练:

1、在人体内,何处的水分不属于体液()

A、血液中的水分B、组织间隙中的水分C、线粒体基质中的水分D、消化道中的水分 2、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浆和组织液、淋巴和组织液B、淋巴和组织液、血浆


C、血浆、淋巴D、血浆和组织液、淋巴和组织液

3、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原因是A.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速度降低B.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C.血浆中的酒精增多了D.血浆中的K+减少了

4、下列哪些疾病与体内营养与内环境稳态无关() 糖尿病坏血病抽搐色盲性腺发育不全

A123B34 C25D45

5、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含量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

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

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 D.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

答案: 稳态:

课时演练1D2D 3B 4D 5B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e5f4753ac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5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