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的稳态

2022-03-25 00:0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内环境的稳态》,欢迎阅读!
稳态,环境



内环境的稳态

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动。

一、简介:

细胞外液是细胞生存和活动的液体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0%,其中约3/4为组织液,分布在全身的各种组织间隙中,是血液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细胞外液的1/4为血浆,分布于心血管系统,血浆与血细胞共同构成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称为内环境的稳态。 [内环境稳态的特点与表现]

内环境的稳态不是固定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表现为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发生变动,例如体温维持在37℃左右,血浆pH维持在7.35-7.45左右,血糖平衡等。 [内环境稳态的作用]

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衡可导致疾病。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赖于各器官,尤其是内脏器官功能状态的稳定、机体各种调节机制的正常以及血液的纽带作用。

二、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

外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

内因:体内细胞不断进行的代谢活动内环境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的范围 体温:36.5~37.5 血浆酸碱度:7.35~7.45 血浆渗透压:37度时为770千帕 血糖:80~120毫克%

水:百分之九十到百分之九十二 人体体温的动态变化

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差异不超过一度。

体温相对恒定的意义:保证了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为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提供




了必要条件。

三、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基础

基础: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进行。如果某种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引起稳态失调。

实例: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当肾功能衰竭时,就会出现尿毒症,最终会引起死亡。 反馈

反馈是一个过程的结果返回影响过程的情况。

正反馈:结果对过程产生促进作用,即反应的产物反过来促进反应的进行。反馈信息不是制约控制部分的活动,而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类似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浓度也升高的关系。其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到最终完成生理功能。

负反馈:负反馈是结果对过程其抑制作用,即反应的产物抑制反应的进行。其意义在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水平衡,盐平衡,血糖平衡,体温平衡等的调节就属于负反馈调节。 稳态的调节机制 神经 —— 体液 —— 免疫 与稳态调节直接相关的系统 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等

四、内环境稳态被破坏实例

温度,酸碱度等的偏高或偏低,会影响酶的活性,使细胞代谢紊乱。 营养不良,缺少蛋白质,淋巴回流受阻,肾炎等都会引起组织水肿。 大量出汗时,体液过多丢失,引起乏力,低血压,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 尿素,无机盐等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过多会出现尿毒症。 血液中CaP的含量降低会导致成年人骨骼软化。 血液中甘油三酯超标,导致高血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99214ba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