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一世界

2022-03-24 03:11: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词一世界》,欢迎阅读!
世界





一词一世界

——“词语盘点”教学新思考

人教版小学语学课标实验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在每组课文后都安排了“词语盘点定”这个版块,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要求积累、掌握、应用。词语积累绝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读写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融合内化的过程。一词一世界,如何积累并正确运用这些散落于单元中不起眼的珍珠?

一、语境创设,“词语”学习从静止走向动态 “词语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当词语被作者当成抒发情感的工具时,每一个词语都是有温度的。因此,教学时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语境,让他们在语境中反复涵泳。

1.借助词组语境进行语言积累

语言中词与词的组合不是任意的,相互之间具有关联性。因此,让学生对所学词语进行正确词组搭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词语教学方法。

薛法根老师有词组教学中常常独辟蹊径,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时,他出示了一组生词“茫茫的大沙漠、无边无际的大沙漠、松散的沙子、陷进沙子里、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要求学生在读准字音基础上,把这些词组的意思通过读表现出来。学生努力展开联想和想象,让这些文字符号化为具体事物,接着又引导学生发现这一组生词的特(学生发现都带有“沙”然后就“沙漠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交流彼此的所知所感,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为课文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这种教学不仅能达到积累词语的目的,也能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借助句子语境盘活语言环境,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在联系和比较中获得感受词语的快乐。

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第六组“词语盘点定”时,教师可让学生从中选词语填空。1 父亲养的两马竟然有这么大的区别:一骨瘦如柴,另一却是(膘肥体壮)2)每一个周末妈妈都会去锻炼,今天却很反常,没有(照例)去健身房。3)夕阳西下,疲倦的小鸟纷纷(归巢)

3。想象画面,推进有效语言积累

词语盘点中有许多词语往往取景状物,极富画意。学习这样的词语,可以配以合适的画面。这样以画为引,感受词语意境,以画为线,指引学生有感情朗读,以画为凭,浮现创作灵感。推进词语的有效积累。

如在教学“姹紫嫣红,花团锦簇、繁花似锦”这些词语时,配的是一幅公园时鲜花盛开的图片。有学生欣赏时笔者随机出示相关的词语,然后让学生看着画面,用上其中一个或几个词语把画面的内容串联到一块儿,就这样有欣赏中学习词语,在学词中推进言语表达。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提高了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这样的词语积累和运用必然更为有效。

二、激活表达,“词语”学习从积累走向活用 1.于课文中活用

“词语盘点”集中了每篇课文的点词语,让学生造词复述,即能帮助学生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又能依托文本进行说话练习,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巩固,同时在对词语的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积累,获得运用词语的能力。

1)小结概括。所谓小结概括就是教学时用一两个词语对课文中具体描写的内容进行准确而简洁的概括。

如学完人教版五下的第四组后,用上“盘点”中的词语开展“我眼中朝鲜亲人”和“炊事班长”介绍。这种词语的积累方法有趣,学生在无意间理解并运用了“雪中送炭、同归于






尽、无边无涯、奄奄一息”等词语。

以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第六组“词语盘点”时,我让学生选词写一段话:乡下人家在家门前的场地上种了好多花:月季、凤仙、鸡冠花、大理菊,它们十分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在屋后,还有一片小小的竹林。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月明人静的时候,微风吹过竹林,发出沙沙的轻响,宛如一首优美的催眠曲。

2)造句练习。就是教师提供一个或几个词语,让学生按照要求造一个句子或组成一段话的训练。这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复习,又是一次难得的运用词语的良机。

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五组“词语盘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选择其中几个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几句话。学生写话列举如下:赵王得了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这件事被秦知道了,就假意写一封信给赵王,说愿意拿十五卒城换璧。

蔺相如面对强大的秦王,临危不惧,说话理直气壮,最后用计完璧归赵。

廉颇见蔺相如职位比他高很不服气,一直想找蔺相如的茬。后来廉颇听了蔺相如的话后知自己错了,于是到蔺相如门上负荆请罪。从此以后,他们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2.于生活中活用

我们应努力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提供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背景,将探究的问题和学习目标镶嵌其中,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并通过观察、对话、朗读、交流等学生体验,在互动和引导中把零散的生活经验纳入个体的意义建构中。有教学“词语盘点”时,可以利用盘点词语,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触发学生的类比联想,展现作者描写的生活经验,实现语境还原。教学时,教师应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感言于心,以心化言,使词语在心灵的对话中活力四射。

如在教学“姹紫嫣红、花团锦簇、翠色欲流”等这些写景词语时,学生在画面的辅助下有了感性的认识,但内化积累还需要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教学这些词语的时候正值春天,笔者引导学生做一回“拍客”:在课外跟爸爸妈妈一起用手机、相仙去拍摄美景,并选用这些词语为照片取名。一位学生拍了一张公园里五颜六色的花竞相开放的照片,取名为《姹紫嫣红》;一位学生拍了乡下田野里成片的绿色麦子的照片,取名为《翠色欲流》,都很美。

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了再现形象,“复活”形象的过程,并灵活地加以运用,同时也触动了情感。这样借助“词语盘点”中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词语,架设起一座座桥梁,引领孩子与生活嫁接,通过词语,想象类比,从而生成了特殊的语境。这种语境增添了生活的情趣,说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3.于习作中活用

我们都知道,学生并不是积累了语言材料就会在习作中运用,从积累到运用,有一段艰辛的实践之路,需要教师不断引导、鼓励,唤起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我们不妨这样思考,在习作评价中,通常情况下,学生作文中词汇量丰富与否,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分数的高低。把词汇量当作是作文评判的一个依据,其原因不就是它能从一个方面反映着学生语文的功底与能力吗?

当笔者上完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组“词语盘点”后,根据本组主题“走进故事长廊”的要求,选择盘点中的词语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编写自己喜爱的童话或故事。课堂上,许多小手自信地举了起来,你不得不佩服孩子们的想象力,有了这些词语的依托,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发生了:有调皮的小木偶,有被狂风吹落的枯枝败叶,那些平时为孩子们默默服务的铅笔、橡皮转眼间也被同学们变成了朝廷的一品官、差役„„虽然为了尽量多用些词语,故事情节编得有些牵强,但他们的积极性高涨,要不是有时间的限制,恐怕说一节课他们还不觉得过瘾。这一训练,既积累了词语,又发散了思维;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们还可以引领学生进行迁移的自由练笔。这样的小练笔不像课后的小练笔那样限制学习,给了学生比较大的自由。同时,因为提供了词语为凭借,练笔的难度也就大大降低了。这些在课文中习得的词语,学生迁移运用自己的练笔中,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地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

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二组(选词:淘气 绞尽 脑汁 一动不动)学生例文: 最近,我养了一只狗,它可淘气啦。

记得有一次,我给它喂食,突发奇想:我把它的食物弄走,看看它会有什么反应。说干就干,我找来一根小棒,把它的食物弄走,果不其然,那狗怒视着我。我用小棒挑逗着它,狗非常生气——它绞尽脑汁也没办法拿到食物。狗怒火中烧,采用了以逸待劳的战术——趴在地上一动不动,趁小棒毫无防备之时,猛地一窜——叼住了!

狗儿真是太好玩了!

总之,词语盘点是语文教材的组成部分,我们应本着“用好教材,用活教材”的理念,深入耐心地琢磨每一组“词语盘点”编排的特点,积极利用它来引导学生对词汇进行反复的理解、运用、积累,不断探索新颖有效的教学策略,真正为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奠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ecc9906b9d528ea80c7790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