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与诸子登岘山》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2023-01-02 10:06: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与诸子登岘山》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欢迎阅读!
诸子,选读,宋词,选修,学年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与诸子登岘山》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唐

诗宋词选读》



一、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孟浩然的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的主要特征。 2重点理解诗人是如何表达怀古伤今之情的。 教学方法:朗读-赏读-背诵 课时:1课时 二、知人论世: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曾隐居鹿门山。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襄阳。在长安时,与张九龄、王维交谊甚笃。有诗名。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而亡。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孟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精力浑健,俯视一切。但这类诗在孟诗中不多见。总的来说,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现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诗263首,但窜有别人作品。新、旧《唐书》有传。 三、口译诗文,体味滋味。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 四、㈠思想情感:

1.结合诗人的遭际及以上羊祜的故事,初步感知此诗,你能说说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与诗歌“触景生情”的传统写法相比,本诗开端有何特色?

3.诗的颔联写的是什么?与上联有何联系?

4.颈联的写景,对于达情有什么作用?

5尾联“羊公碑”借用典故,寓有羊公的丰功伟绩。这与“怀古伤今”有怎样的密切关系?

艺术特色:

孟浩然长于五言,这首诗写得平易自然,用典贴切,用字凝练,反映了孟诗古澹悠远的风格。在艺术手法上:先虚后实,先议论后写景感慨,打破了传统的“触景生情”的写法,这在登临诗中是不多见的。正如清人沈德潜评价“语淡而味终不薄”。 五、小结:

一二句说出一个平凡的真理,引出作者的浩瀚心事。第二联前句承古,后句承今,作者的伤感情绪来自今日的登临。一联初看突兀,结合二联又极自然。三联写登山所见,既表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a0fbe4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2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