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6月教 学 随 笔

2022-04-08 22:33: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7年4月、6月教 学 随 笔》,欢迎阅读!
2017



20174 教师:叶全省

实验是科学课堂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有助于学生更有效的学好科学。在实验前要尽可能多的想到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不好的行为,做到动手之前先动脑;对实验过程中的一些个别不良行为习惯,要及时纠正;实验后总结实验过程中的不当行为,让学生们引以为鉴。

经过一段时间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们已具备了一定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整套的实验仪器能够摆放有序,零散的仪器能够按一定要求摆放好,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做好分工合作,及时进行记录。

但在一些细微的行为上,做的不够。各个年级都有一小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丢一些碎纸片,和实验中的一些废弃物,当时不易发现,时间长了才注意到,再有就是个别学生在实验中目的不够明确,操作顺序混乱,导致实验效率较慢。

我计划让学生们制作弃物盒,让后摆放在实验桌上,再和学生说明盒子的作用,加强引导和训练,这样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清楚对部分学生存在的乱丢废弃物的习惯,加强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着重从情感上引导学生。对于实验中目的不明确的学生,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精力集中,在操作上加强引导和做好指导工作,并注重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20174






20176 教师:叶全省

小学科学与初中科学的最大区别就是小学重点在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而不是知识的积累。刚开始担任科学老师的时候,我把实验和知识的学习一并放在首位。但经历那么多的听课活动、教案的研究以及自己上课的实践经验,让我茅塞顿开,颇有顿悟的感觉,在此浅谈一下自己的小小心得体会。

科学课程的目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起他们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为以后深入的科学学习和科学探索打好基础。

小学科学不注重知识积累的多少,而是在于学生对于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现在小学科学课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就是以探究过程为核心,在活动中学习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素养。但这个“活动”也不是学生按部就班跟着老师的指令做。教师的角色引导者和活动的合作者,而不是指挥家。科学课上学生会有很多的想法,老师更多的是参与他们的想象和实践。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能随便的否定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或许我们有确实的证据证明它的不存在,但是对于未有涉及理论知识的小学生,我们的鼓励是对他们养成动脑和探究习惯的支持。我们可以借其他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走。

我觉得,科学课上氛围很重要。如果每个学生都安安分分坐着听,老师说一才做一,那跟按部就班的学习没两样;如果学生过于活跃,那整节课带来的只有混乱的感觉,最后只能一无所获。学习气氛也是需要老师的引导的,我们应用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就能很好的来协调这一点。探究式学习过程有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动手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在第一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中就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然后通过自己的动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能给予学生释然的感觉,更具有成就感。通过自己的探索从未知变知之,也不难理解有些学生会开心得说上科学课比较有意思。

2017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efbec7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6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