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旅游导游词3篇

2023-01-06 18:0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无锡旅游导游词3篇》,欢迎阅读!
导游词,无锡,旅游

龙头渚由大储山蜿蜒伸入太湖中腹,形成半岛,酷似巨龙伏卧在太湖碧波之中,故名龙头渚。从龙舌、龙眼、龙耳、龙颈到龙背,全长2500米,这里山不高而层峦叠嶂,水不深而烟波浩淼,山青水秀,是一幅天然的江南山水画。

山上四时佳果不断,水中常年湖鲜不绝,龙头杨梅和太湖银鱼早已弛名江南。人游其上,四周水抱山环,松柏叠翠,气势壮;处处曲径通幽,柳暗花明,风景优美。

远眺:万顷碧波,群雁南归;近观:椒山浮碧,帆影鸥逐。波涛与松涛齐鸣,落霞与孤鹜齐飞,更觉湖天壮阔,怡然有超凡绝尘之感。1994410日,全国政协副主度赵朴初为其题名,并盛赞道:quot;龙头渚,景色胜天堂quot;

2:无锡惠山寺导游词 惠山寺,位于惠山秀嶂街今惠山直街和横街交接处,始建于南北朝,距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它的前身是南朝刘宋司徒右长史湛挺创立的"历山草堂"。当时他归隐在历山惠山,与南朝的南平王刘烁以诗章酬和,齐江淹亦有继作,后人把他们的诗作列于壁间。刘宋景平元年420年,把历山草堂改作僧舍,称"华山精舍"。元徽474----476年间,沙门僧显,从京师今南京入吴地,在"华山精舍"休息过,这是最早而有名望的高僧。梁朝大同三年537年,把华山精舍改为"慧山寺"。寺僧陈大德建大同殿,又名"法云禅院"

唐朝会昌841----846年间,寺毁,唐朝大中847----859年期间重建。北宋至道995----997年间,赐额"普利院"北宋靖康元年1120年,赐给名相李纲作"功德院"。宋绍兴元年1131年,把该院赐给信安郡王孟忠厚,祀昭慈圣宪孟太后,改额"旌忠荐福寺",赐铜印一颗,上镌"旌忠荐福功德禅院之印",元朝末年被毁,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僧普真重修。永乐五年1420僧怀祖又修建。正统十年1445年被火烧毁。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僧普真重修。永乐五年1420年僧怀祖又修建。

1


正统十年1445年被火烧毁。巡抚周忱,知县项伾重建。万历二十三年1959年,有个唐裕的,挟妓游春,竞放火炮,炮火飞上殿脊,殿被焚毁,次年吴申锡捐千金重建,他的儿子澄时又造了禅堂和不二法门。康熙于二十三年1684年南巡时,至惠山寺,在漪澜堂品泉。第二年,无锡人周宏词力加修治,题额为"圣敬式临"。后来,乾隆六次到惠山,在秦园和竹炉山房休息,写了不少,题了不少匾联,还特地为"惠山寺"题额。清朝感丰至同治年间,李鸿章的淮湘军曾与太平军在江南一带激战,惠山的寺院毁于战火,仅存寺门匾额。后来,李鸿章在惠山寺的废墟上建立了"昭忠",辛亥革命后改为"忠烈祠"

由于惠山寺座落在名胜之地,声誉早已随着天下第二泉的美名而满天下。它早在唐宋之时,就香火不绝,盛极一时。寺院范围包括整个愚公谷和寄畅园,僧舍就有一千零四十八间之多。古往今来,多少骚人墨客,以至帝王将相,在经过京杭大运河时,都要在惠山寺逗留。

解放后,市人民政府对惠山寺进行了全面整修,1954年重新设计改建了"古华山门"和二山门,非常壮严古朴。

现在惠山寺还保留着古迹和建筑物有古华山门、唐宋石经幢、金刚殿、香花桥和日月池、金莲桥和金莲池、御碑亭、听松石床、古银杏树、大同殿、竹炉山房和云起楼等。

3:无锡灵山导游词 灵山胜境实属风水宝地,整个地形尤如一张太师椅,背靠小灵山,左边青龙山,右边白虎山,北踏青峰,南望太湖,风水理论上称为"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的地形是大吉之地。小灵山、始建于唐代的千年古刹祥符禅寺,以及世界最高的释迦牟尼大佛----灵山大佛是灵山的精髓。此外,到灵山一定要去灵山梵宫转一转,宫内如梦如幻的灯光、精致的浮雕和壁画,还有各地工艺品之精华,如扬州漆器、景泰蓝须弥灯、景德镇青花斗彩缸等都能让你有如同游走在梦中的感觉。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f04650cb9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