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

2022-09-14 21:1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典文献》,欢迎阅读!
古典文献

文献:“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论语集解》引郑玄注:“献,犹贤也。”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文,典籍也;献,贤也”。是把“文献”一词分解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指书面材料,即文章或典籍;另一部分指口头材料,即贤人所讲述的材料。现在主要指有历史意义的比较主要的书面材料,广义的文献定义就成了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依据国际定义文献乃是一切情报的载体。 纪昀:与陆锡熊共同编纂《四库全书》。负责写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及编撰《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胡玉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章学诚:古典文献考订著作《史籍考》古典文献理论密切相关的著作《文史通义》《校雠通义》。罗振玉:《面城精舍杂文甲编》《面城精舍杂文乙编》,在殷墟甲骨文整理方面,早在1903年参与刘鹗《铁云藏龟》的编印,1912年《殷虚书契前编》1914年《殷虚书契菁华》1916年《殷虚书契后编》1933年《殷虚书契续编》;在甲骨研究方面:1909年《殷商贞卜文字考》《殷虚书契考释》是其代表作。在金石刻辞的整理上,摹印《集古遗文三编》1937年影印成《三代吉金文存》在碑版考证学上,先后撰写《读碑小笺》《金石萃编校字记》《秦金石刻辞》《古镜图录》《古官印存》《瓦当文字》等。 刘鹗《铁云藏龟》是我国著录甲骨文的第一部书。 《甲骨文合集》将甲骨文按卜辞内容分成4大类,22小类:4大类是阶级和国家,社会生产,科学文化和其他。22小类是奴隶和平民,奴隶主贵族、官吏、军队、刑罚、监狱,战争,方域,贡纳,农业,渔猎、畜牧,手工业,商业、交通,天文、历法、气象、建筑、疾病、生育、鬼神崇拜、祭祀、吉凶梦幻、卜法、文字、其它

王国维曾利用卜辞来考证殷王室世系、名号以及殷周的制度、文化,其代表作《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殷周制度论》 熹平石经:东汉末熹平四年开始,皇帝命大学者蔡邕用隶书书写,将《周易》《尚书》等儒家经典刻在石碑上,立于洛阳太学门外,供后儒学晚学校正经书文字,取得了轰动的阅读效果。古文不易识,则以篆、隶二体列于古文之下以诠释之,世谓之“正始三体石经”

金石学:起源早,到宋代形成一个专门的学问。宋代学者在青铜器及其金文拓本的搜集著录、金石文字的考释记载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吕大临《考古图》《续考古图》、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

总集:是汇集两个以上的作品的合集,它可以包括一个朝代(断代)和多个朝代(通代)的作品,也可以包括一种体裁和多种体裁的作品。一般来说,古代的总集多为诗、文的合集。现存最早的一部文学总集是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编的《文选》

总集按照编集的时段和体裁来划分,可分为:1、通代的有选择的编集多种体裁作品的总集,如:南梁·萧统《文选》、清·姚鼐《古文辞类纂》2、断代的有选择的编集多种体裁作品的总集,如宋·姚铉《唐文粹》宋·吕祖谦《宋文鉴》3、通代的不加选择的专门编集一种体裁全部作品的总集,如: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现代·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4、断代的不加选择的专门编集一种体裁全部作品的总集,如:清·董诰《全唐文》清·定求《全唐诗》,唐圭璋《全宋词》5、通代的有选择的专门编集一种体裁全部作品的总集,如:南朝梁·徐陵《玉台新咏》6、断代的有选择的专门编集一种体裁全部作品的总集,如: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枚《宋诗钞》7、按作者地域群体或宗派关系编集的作品总集,如:北宋·杨亿《西昆酬唱集》五代后蜀·


崇祚《花间集》,元·方回《瀛奎律髓》、明·袁表、马荧《闽中十子书》 别集是相对于总集而言的,它是指搜集一个作家部分或全部作品的个人作品集。 别集都要按一定的体例来编。体例包括分类、分体、编年三种。分类:按作品的内容来分类编排,如:《门类增广十注杜工部诗》。分体:安作品的体裁或文体来编排,如:清·王琦《李太白全集》、宋·李璧《王荆文公诗集》。编年:按作品写作年代顺序来编排,如: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分体和编年结合的:清·起龙《读杜心解》 丛书指搜集两种以上的文献,按照一定的理念和体例编校,冠以一个总的书名,用统一的版式和装帧印行的文献类型。丛书又名“丛刊”“丛编”“丛刻”“类编”“合刻”“汇刻”“汇抄”“全书”等。现在一般看法是,南宋愈鼎孙、俞经编辑的《儒学警悟》是最早的丛书。 《四部丛刊》,近代著名文献学家和出版家张元济所编。 清·何文涣《历代诗话》,搜集《诗品》以来诗话27种。 类书:是我国古代分类式的资料汇编性的工具书,类书采辑古典文献中有关典故史实、名物制度、诗文词语等方面的各种资料,分门别类编排,每一门下又分若干子目,以供读者读书或写作时查阅、征引。历代著名的类书:唐代《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白氏六帖》;宋代《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玉海》;明代《永乐大典》《经济类编》;清代《古今图书集成》《渊鉴类涵》等。 政书:是专门记载各种典章制度的工具书。它搜索历代或者某一朝代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方面的史料,分门别类地加以编排和叙述,具有制度史、文化史和学术史的性质。最早的政书是唐代刘秩的《政典》,杜佑将其扩充为《通典》 三通:唐·杜佑《通典》、宋·郑樵《通志》、元·马端《文献通考》,三书被称为“三通”“三通”与《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合称“九通”。清末刘锦藻编《清续文献通考》,与“九通”合“十通”

目录:目、录这两个词在目录学中,目是指书的篇目或书名;录即叙录(也称书录或序录),后世称为解题、提要等,是对书的内容、著者事迹及写作、出版等情况的概要说明。将目与录结合起来,即把一部书的篇名或一批书的书名与叙录编次在一起就是目录。 群书目录是指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图书的书名和叙录(也有只有书名没有叙录的)。它产生于我国图书、目录事业正式兴起的西汉时期。 古代目录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书名、叙录、类叙三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f73f13d79563c1ec5da71f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