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优秀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方案

2022-07-10 06:32: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优秀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方案》,欢迎阅读!
活动课,心理辅导,幼儿园,优秀,方案

阳光下的微笑



活动背景: 1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往往在关注孩子学习和身体健康的同时,没有倾注更多的精力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因为幼儿的身心发展尚不成熟,以如果没有家长经常留心孩子的心理变化,孩子会在个性发展、情绪情感、自我意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2、对于幼儿园的儿童来说,一定要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提高幼儿的身心健康水平。研究说明,多拉·卡尔夫所发展创立的运用象征性的游戏形式来进行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并以荣格心理学原理作为基础的心理沙盘游戏,是一种针对儿童的非常有效且实用性强的心理治疗方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学龄前的儿童自我意识、自我调节等方面所进行的教育所以说心理沙盘游戏是一种比较适合幼儿的游戏方式。

3、针对近几年频频发生的涉及儿童的案件,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幼儿常常表现出来的注意力不集中、情绪起伏大、自我控制能力差、无端哭闹焦虑以及喜欢恶作剧、具有攻击性,甚至是与父母、教师、同伴间不良的人际关系,都是潜在的心理问题导火索,所以这就需要家庭、幼儿园以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给予帮助。 辅导目标:

1、学生认识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且能够让学生明白自己已经长大了,需要有独立自主的能力,不能依赖别人,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2、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遇到困难的时候勇敢不退缩。克服自身懒惰的毛病,在生活实践中得到锻炼。

3、在各种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快乐,以后能够有勇气面对困难和挫折。 辅导方式:

一、调查学生在家的表现状况,分析与学校异同的原因。

1、调查学生在家是否会主动帮助家长做家务或者替父母捶背洗脚等,并出示调查问卷及结果。可以提问学生经常做且做的很好的事,不会或者做的不好的事。 2、统计现场调查结果,结果说明了大多数学生是不会做或不经常做。 3学生自由讨论:你们其实都是很聪明的,可为什么不会做或不经常做这些事呢? 论后发言。

二、心理沙盘游戏

1、心理沙盘游戏,还有另一个名称叫做箱庭疗法,是需要治疗者的陪伴,治疗者可以从玩具架上随意挑选玩具,然后在含有细沙的专门的箱子里进行自我表现的心理疗法。至今为止,心理沙盘游戏被很广泛应用在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而且它对很多心理问题,例如儿童多动症、注意力分散、人际交往和情感障碍等心理问题都有明显的疗效。

2、心理沙盘设备包括有:特制沙箱、细沙和专用玩具等等。

3游戏方式:沙盘游戏是指在一个特制的沙箱中,沙箱里备有细沙,并通过自由的使用许多微型的专用玩具,例如大树、代表各种职业的人物、植物、石头、动物、经典神话故事中的角色、象征现实世界里的房屋等物质类物品来表现自己潜意识里的表现。而这些使用的玩具要竭尽可能的代表所有的存在物,让幼儿利用


这些玩具,在沙盘中表现出他们的内心的世界。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要让幼儿感受到一种安全、自由的氛围,这种氛围是有利于儿童体会到他们内心的、未经认识的自己。需要注意的是,过程中,教室必须是要以一种“欣赏”的方式来面对幼儿的作为。

4、沙盘游戏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作用缓解体现为:进入幼儿园的焦虑症、适应环境困难、情感障碍、注意力集难以集中。在沙盘游戏,儿童充当了整个游戏主体,当众多的玩具摆在幼儿面前,可以任其随意使用的时候,儿童的身心会比较容易受其吸引,并通过他们的想象力的象征性表达,这不仅是一个对儿童的心理问题治疗与健康恢复的过程,同时也会促进幼儿潜意识的发挥和创造力的培养。通过沙盘游戏,老师与幼儿共同营造出快乐温馨的气氛,在这样的气氛中可以促进幼儿的积极性与健康心理的唤醒和触动,从而实现幼儿的自我治愈与茁壮成长。沙盘游戏强调的是对儿童“积极性”的发现和培养,而不仅仅是只针对“问题”的简单矫正与治疗,体现出了积极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观念。 三、情境体验

1、为什么有的学生衣服折的不整齐?(因为有的学生经常或不经常做家务) 2、为什么有的学生擦的桌子不干净?(因为有的学生经常或不经常做家务) 四、学生表演

1、一学生不能够自己独立完成生活中的琐事,收拾书包、吃饭慢,穿衣服鞋子需要妈妈帮忙。假如没有人帮忙,就会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闹出许多笑话。 2、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有学生在下面大声说话,不停地捣乱分散其他学生的注意力,甚至是随意走动。

讨论发言:你们愿意像他一样吗?为什么? 五、视频教育

云南白族少年杨霆:5岁时,因意外事故失去了双手。但他不让别人帮,以脚代手,自己照顾自己。吃饭穿衣、穿针劈柴做饭、写字画画,他都用脚,他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无手小贝利”。甚至在珠算比赛中用脚拨算盘,竟得了第三名。他从小学到高中年年都会被评为三好学生。

1、用脚做事非常难,他为什么会坚持下来? 讨论发言。 2、看完后,对比自己,你怎么想? 六、活动总结

通过这样一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以后会怎样培养自己的独立自主能力? 俗话说,“做事要从娃娃做起”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f805c70f0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